近日,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10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食品安全謠言防控和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主動公開政務信息,加強動態監測,及時組織辟謠,落實媒體抵制謠言的主體責任,嚴厲懲處謠言制造者和傳播者。
隨著食品網絡謠言治理工作的深入推進,社會多方加入,食品網絡謠言治理成效顯著。有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有44例食品謠言事件涉謠者被追究刑事責任或者行政責任,網絡輿論空間得到有效凈化。
在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就如何治理食品謠言召開的專題座談會上,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食品謠言治理逐漸顯現預防先行、精準攔截、聯合打擊等特點。下一階段,應嚴格落實各方,尤其是企業和媒體的主體責任,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充分發揮技術手段作用,建立更加暢通的多方聯動機制,打好食品謠言治理攻堅戰。
涉謠企業辟謠當先
《通知》明確要求,謠言涉及的當事企業是辟謠的第一責任主體。對謠言明確指向具體企業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責成相關企業發聲澄清。新聞媒體、網站及微博、微信等自媒體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涉食品安全新聞的內容和導向管理,積極營造抵制食品謠言的社會輿論環境。
在上述座談會上,專家們就此發表看法。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健康傳播研究所副所長蘇婧認為,作為利益相關主體,企業有責任進行辟謠,達到“權責匹配”。蘇婧呼吁企業主動運用法律的武器進行維權。
知名食品科普專家、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表示,目前情況下,在操作層面上企業應對謠言還有一定的難度——大部分企業缺乏資源和能力,也不清楚如何辟謠效果最佳,希望政府相關部門進行統籌安排。
總局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顏江瑛表示,對于食品謠言,從保護公眾健康的角度,政府一直走在最前面,也鼓勵企業往前走,擔負起責任。
據悉,今年上半年,金龍魚,蒙牛等企業針對損害自身利益的謠言,積極發聲,拿起法律武器,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在履行辟謠主體責任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座談會上,媒體的責任也被反復提及。中宣部新聞局文化新聞處處長趙江濤表示,阻斷謠言、澄清謠言是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媒體須及時傳播權威聲音,阻斷謠言。
多家自媒體平臺在治理謠言方面有所作為。據騰訊“較真”平臺的策劃主管奚應紅介紹,今年3月起,騰訊就開始搜集信息,制作發布每個月最受關注的謠言榜單。微信平臺中的疑似謠言信息一旦被確認,則及時打戳,標明為“不實信息”。
新浪微博辟謠組工作人員張杰表示,對于虛假信息,新浪微博會在打標簽的同時保留其內容,供大家閱讀,以提高公眾的辨別能力。前一段時間熱傳的“香蕉浸泡不明液體”的相關信息就是經過權威確定后打標處理的。據悉,新浪微博計劃公開向社會招募2000名監督員,要求其利用業余時間監督網絡空間,防止謠言產生。
以正壓邪技術發力
由于食品謠言大多數通過網絡技術傳播,因此利用網絡技術手段阻斷謠言傳播則更為精準必要,目前多個部門正在深入探索以正壓邪的有效手段,以網治網首當其沖,及時發現謠言、阻斷謠言傳播,取得進展。
總局下屬中國健康傳媒集團已建立謠言數據樣本庫。據該集團旗下天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運營負責人介紹,謠言樣本庫包含3萬條謠言,在分析已知謠言樣本的基礎上,能通過判斷文本相似度,自動對疑似謠言進行標記。他們正在嘗試以機器深度學習算法,實現更加精準的食品藥品謠言識別。該謠言樣本庫已受到多個部門和多家媒體的關注。
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數據信息處負責人馬勇透露,目前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正著手建立“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旨在打造一個包括部委司局、地方網信辦、媒體等在內的網絡資源平臺,第一時間發現并處置謠言,以期在粉碎謠言、凈化輿論環境、提高媒介素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有序有力治理謠言
上半年,相關部門發揮聯動作用,對食品謠言加大整治力度,實現處罰到人。如“金龍魚地溝油事件”“椰果飲料會吃死人”“陜西榆林幼兒園偷換變質雞蛋”等食品謠言涉謠者均被追究刑事責任,其他食品謠言的大多數涉謠者被行政拘留。
蘇婧認為,上半年食品謠言治理效果明顯。鐘凱也表示近期食品謠言生存空間在不斷壓縮,還應歸功于相關部門謠言治理迅速有力。
顏江瑛強調,新時期食品謠言治理須用好“聯”字訣,多部門、多種手段、多家媒體一起發力。權威信息的主動發布是辟謠的最好手段,相關部門和專業機構應第一時間發布權威信息,加強科普宣傳,形成政府部門、企業、專家、媒體、研究機構“五位一體”的聯動機制,運用法律武器和技術手段,堅決治理食品謠言。
顏江瑛表示,近年來,總局不斷加大食藥科普工作力度,以擠壓謠言生存空間。上半年,總局官網連續發布多批食品、藥品類謠言匯總;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期間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活動;重視科普信息傳播力,制作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動畫視頻,食藥監管人員深入社區進行廣泛宣傳,以增強公眾抵抗謠言的免疫力。最近,多部門已開辟“綠色通道”,形成辟謠聯動機制,“舊謠重炒”實現24小時內辟謠。
文/中國醫藥報記者 劉云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