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普及工作中常常強調以“需求導向”為原則來策劃和組織活動。首先是公眾的科普需求。公眾從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實際出發,立足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和具備參與社會事務的基本能力而對科學知識產生了需求。其次是社會的科普需求,致力于維系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2014年12月出臺的《中國科協關于加強科普信息化建設的意見》,要求把滿足公眾的科普需求和創新驅動發展對科普的需求作為主要任務。
近年多次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公眾對科普主題內容的需求相對聚焦和穩定。據2010年第八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結果,我國公民最感興趣的科技信息為“醫學與健康”(82.7%),緊隨其后的是“經濟學與社會發展”(40.9%)、“環境科學與污染治理”(37.1%)。2010年中國科協在全國組織開展的城市社區居民科普需求和滿意度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城市社區居民對醫療保健、食品安全、營養膳食3類科普話題最為關注。2013年武雪梅等人以重慶地區為例,調查發現大學生、中小學生和普通公眾這三類人群均表現出對醫學健康、節能環保等社會熱點的關注。值得一提的是,全民科學素質行動早在2007年就確定了“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的工作主題,2011年又增加了“促進創新創造”。這是對公眾和社會科普需求較為精辟的概括。
另一方面,我國公眾對科普渠道和形式的需求順應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從獲取科普信息的渠道來看,公眾利用互聯網的比重越來越大。2010年我國公民獲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由高到低依次為:電視(87.5%)、報紙(59.1%)、與人交談(43.0%)、互聯網(26.6%)、廣播(24.6%)、一般雜志(12.2%)、圖書(11.9%)和科學期刊(10.5%)。其中,公民利用互聯網渠道獲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比2005年的6.4%提高了20.2個百分點。2013年武雪梅等人的調查結果更為鮮明地顯示出這種趨勢:網絡是大學生、中小學生和普通公眾三類人群首選的獲取科學知識和信息的渠道。
傳統科普常通過科普文章、科普圖書以及科普掛圖等形式進行表達。2011年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科普市場現狀及網民科普使用行為研究報告》顯示,閱讀科普文章是最重要的網絡科普方式,超過八成(81.6%)的網絡科普用戶通過科普文章獲取知識;其次是科普類的視頻節目,61.1%的網絡科普用戶會下載或收看科普內容的視頻;31.9%的用戶會在論壇、社交網站上交流討論科普知識,25.8%的網絡科普用戶會玩帶有科普內容的游戲。順應信息通訊技術沿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視頻化、移動化、社交化、游戲化的科普作品越來越多地進入公眾的視線。“賽先生”、“科普中國”、“科通社”、“知識就是力量”等公信力高的微信公眾號成為公眾獲取科普內容的重要來源。
基于以上對科普需求的理解,我們建議從如下兩個方面開展科普。首先,建議多層次、多元化開展科普。按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五個層次。一方面,現階段大多數公眾的科普需求內容主要集中在健康醫療、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方面,體現出人們對生存質量、生存環境和自身健康的密切關注和擔憂,屬于生理和安全層次的需求。另一方面,培養公眾的創新和創造能力、培養科學理性精神等方面的科學普及和傳播,尚未得到公眾較為廣泛的關注。其中的原因之一是這些內容相對前者屬于較高層次的需求,與獲得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成就自我價值以及發揮個人能力到最大限度等存在相關。在開展科普工作的時候,不只限于公眾需求最高的領域,還需要充分考慮到公眾科普需求的多層次性、多元性。此外,大多數公眾的科普內容需求具有實用化的傾向,存在一定局限;科普工作者還要充分考慮社會發展對公民的要求,開拓公眾視野,發揮科學啟迪明智的作用。
其次,建議線上線下優勢互補開展科普。科普工作者們已經認識到互聯網是開展科普工作的重要平臺。伴隨著科普信息化建設的實施,線上科普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提升,而其便捷的泛在性、自主選擇性、廣泛的覆蓋性、表達方式的多樣性都使之頗受大眾青睞。截至到2014年12月,我國網民數量達到了6.49億,互聯網的普及率為47.9%。可見,還有一部分公眾,尤其是邊遠貧困地區的公眾或是老年公眾還期望通過傳統的科普方式來推送科普。另外,線下科普真實互動的切身體會和現場體驗感,也是線上科普所難以比擬的。因此,我們倡導線上線下科普進行優勢互補,共同創造科學智慧生活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