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膠原蛋白,科學事實和科普表達之間的關系又掀起了一場爭論。對膠原蛋白美容的忽悠營銷,我從09年就開始批駁,此后也在很多文章和訪談中批判過。對于我的文章是不是為它辯護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問題,實在沒有興趣討論。想看熱鬧的閑人們 ,讓大家失望了。
不過,對于在科學事實和傳達方式之間如何平衡,倒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我一貫堅持的理念是:反對不靠譜的東西也不能用不靠譜的理由。可以避免討論普通人不好理解的內容,但一旦談到了,就不能為了所謂的“觀點明確”而扭曲事實。
仔細回顧一下這次膠原蛋白事件的前前后后,這個例子很好地展示了“用不靠譜反對不靠譜”所帶來的問題。在慢慢剖析之前,先說一個簡單的例子:
當年蒙牛推出了造骨蛋白,基于科學的理論與實驗證據,這個產品當然是忽悠。“賞心悅目”的科普是這么做的:
這個造骨蛋白有用嗎?——沒用,因為所有的蛋白吃下去都會被消化成氨基酸,不會有作用。
這個造骨蛋白安全嗎?——不安全,因為如果它躲過消化進入血液,就可能致癌。
這兩個回答當然是簡單明了,分別用左手和右手回答的話,忠實的粉絲們也不會讓它們去互搏。
但是,那些糾結于“到底該不該吃”的人們不是忠實粉絲,他們會去尋求別人的回答,比如廠家的代言人完全可以這么回答:
這個造骨蛋白有用嗎?——有用,連反對我們的XX專家都說了,它可能躲過消化進入血液。
這個造骨蛋白安全嗎?——安全,連反對我們的XX專家都說了,它吃下去會被消化成氨基酸,不會有害。
那些非忠實粉絲的消費者,如何能從這兩個回答中分辨出哪個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