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傳統的營銷策略來說,品牌當然認為曝光越多越好,因為信息不對稱,曝光越多銷售越多,但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流通得更快,世界變得更透明,信息不對稱被逐漸抹平,不能再過度追求廣告的單純曝光,品牌的公關策略要從更多曝光升級為更好地影響消費情緒。
回到正題,過度營銷有很多分類,其中一些過度營銷行為在手機圈非常盛行:
1.過度產品營銷
最近某品牌大力宣傳其產品可以拍星星,長曝光一千多秒甚至幾個小時,本來我都很有修養視而不見的,但是每天這樣刷來刷去,騙誰呢。
因為競爭激烈的原因,各大手機廠商為了營銷所需不斷實施產品概念化,有些不但對用戶沒有實用價值,還增加了研發和生產成本,手機上90%的花哨功能是用戶從來沒有使用過的。
產品過度營銷的危害比較深遠,一款發布時非常華麗,使用后相當糟糕的產品會讓品牌持續產生負面口碑,例如去年某超薄金屬機,連續使用時溫度高達55度以上,這種燙臉產品賣得越多后果越慘。市場上有些手機在制造過程中為了追求各種第一,使用不穩定的部件或結構并搶先推出市場,這些產品上的不穩定因素都將在日后對用戶價值造成傷害。
2.過度價格營銷
對自身毫無好處的價格戰或者盲目高定價長遠來說都是破壞自己的商業根基。有些品牌還沒有找到硬件以外的盈利模式輕率參與價值戰,但供應鏈、服務、研發等通通跟不上,結果沒從價格戰里得到什么,反而沖擊了原有產品線和常規運營服務。
3.過度促銷
太過夸張的促銷行為,本質上就是對產品沒有信心,有些促銷甚至是具有欺騙性的夸張內容(例如作假),買手機送汽車什么的促銷最傻了,用戶都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特別是在社交媒體上用戶之間是信息互通的,不要當消費者是小白。
4.過度宣傳
最近某美顏品牌的二代產品上市,發布會當天請了很多明星密集刷屏,隨后嘎然而止,整個傳播過程毫無節奏感,而且反反復復刷的是同一個賣點,時間高度集中但沒有故事性,完全不顧用戶的反感情緒,這種曇花一現的營銷對用戶情緒沒有什么幫助。
但幾乎所有品牌都在犯同樣的錯誤,自家的產品極力宣傳沒有錯,但暴力和無節操的單一信息傳播會令人反感(例如反反復復說屏占比,又或者到別人樓下秀大胸,請問你能吃藥了沒?),一方面突顯了手機廠商在產品規劃階段沒有融入社會化要素,另外自身的講故事能力太差了,除了產品硬件以外根本沒有故事可講,這種困境導致的傳播矛盾一觸即發,最明顯的是近期P6和機鋒之間的戰爭,不能全怪傳統媒體,這是他們的生財之道。
避免過度營銷不是要品牌壓抑營銷行為,高話題性營造的全民語境依然是非常有效的營銷行為,品牌要避免的是:不符合用戶情緒的內容不要過度包裝和傳播。
這就是炒作和社會化營銷的區別,有人當用戶是猴子,有人當用戶是人,傳統品牌如果沒有學會自己講故事,成為自媒體中心,必然淪為媒體的絞肉機。
過度營銷會令消費者產生一種被愚弄的感覺,從而形成對品牌的負面口碑,沒有任何實施價值。品牌一旦短期眼光主導了長期價值就會有過度營銷的沖動。那么如何避免過度營銷對品牌帶來的傷害呢?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一點,品牌的營銷人員不要因為KPI而過度關注營銷行為本身,關注用戶的消費情緒才是級極目標。
什么是消費情緒呢?
品牌最怕叫好不叫座,知名度很高,大家都聽過但就是不買單,這就是消費情緒失控,正確的消費情緒是用戶在接觸到傳播信息后就有購買沖動,并且愿意推薦給朋友。
對用戶消費情緒產生影響的因素可能包含以下方面:品牌形象,需求的滿足,購買環境和體驗,價格,產品體驗,服務,還有營銷體驗等等,是一個綜合和交集的體驗過程。
而單獨從營銷上考慮,營銷如何影響用戶的消費情緒呢?
1.社交媒體時代,品牌需要摒棄廣告思維,真誠與用戶溝通
2.提供粉絲樂于消費的內容并激發分享,促進社會化傳播
3.以特有的品牌精神為粉絲提供信仰和方向
4.培養屬于品牌自己忠誠的KOL,而不是購買KOL
5.以參與感、內容為粉絲創造價值,別光看著他們的錢包
除此之外,在社會化營銷過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社交媒體情緒。男性偏愛通過吐槽表達自己更牛逼,女性通過分享產生愉悅感,對所有人來說,分享內容的動機一定是為了表達自己及擁護自己信仰的品牌精神,而不是協助品牌傳播廣告,這是社會化營銷內容創作過程中非常核心的社交情緒管理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