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顯示,抗生素在人類醫用藥物使用量占處方藥總量6%左右,但在獸藥中則占到七成以上;2006年,用于畜牧及飼料行業抗生素高達9.7萬噸,占當時國內抗生素消費的54%。保守估計,目前畜牧及飼料行業抗生素用量比2006年將近翻一番。
日前,美國數個消費者團體向洋快餐企業遞交請愿書,并呼吁停止使用含抗生素的雞肉。事件再次引發公眾對養殖業用抗生素安全問題的關注。
抗生素也叫抗菌素,是控制細菌感染的有效藥物。在畜牧養殖業中使用抗生素可以起到促進畜類快速生長、殺死細菌或阻止細菌生長等作用,亦可預防和治療細菌性感染。但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會導致產生抗藥性細菌,以及畜牧產品的抗生素殘留超標,對進食者及環境帶來一定危害。
從2006年起,歐盟已全面停止使用所有抗生素生長促進劑,并分別在2011年和去年公布“反病菌抗藥性五年行動計劃”和《關于謹慎使用抗菌類獸藥的指南》,旨在預防濫用和無用抗生素獸藥。但在中國、美國、加拿大、巴西、俄羅斯等畜牧業大國目前仍允許使用促生長作用的抗菌藥。
此前,美國麥當勞等多家快餐加入承諾停用抗生素行列,但中國市場至今仍然沒有動作。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認為,洋快餐在對于停用抗生素養殖肉類問題上存在兩套標準的嫌疑。
養殖用抗生素再觸發爭議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肉類養殖中使用抗生素是普遍行為。統計顯示,抗生素在人類醫用藥物使用量占處方藥總量6%左右,但在獸藥中則占到七成以上;2006年,用于畜牧及飼料行業抗生素高達9.7萬噸,占當時國內抗生素消費的54%。保守估計,目前畜牧及飼料行業抗生素用量比2006年將近翻一番。
但醫學專家指出,抗生素的過度使用是導致抗藥性強的“超級細菌”產生的原因之一。目前已在20多個國家的人和動物身上發現了mcr-1“超級細菌”基因,當中就包括中國、德國和意大利。這些細菌一旦傳播開來,將有可能導致人類的所有抗生素全部無效。
“在畜禽產品中殘留的抗生素會通過食物鏈侵入人類機體,動物產品殘留抗生素的量一般極低,對機體的直接毒性也很小,但長期食用后,可在體內蓄積,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上述醫學專家表示。
事實上,百勝旗下的兩個快餐品牌——塔可鐘和必勝客,早前已承諾將2017年作為停用含人類抗生素雞肉的最后期限。
在美國,很多快餐巨頭都陸續加入停用抗生素行列中。去年3月,麥當勞宣布2017年美國市場將采購不使用人類抗生素的雞肉產品;10月,賽百味宣布從今年開始在其美國餐廳供應不含抗生素的雞肉和火雞肉;12月,棒約翰也宣布在今年夏天之前停止出售使用過人類抗生素或其他抗生素飼養的雞肉。
中國市場有待接軌
但在中國市場,這些洋快餐均未作出相關表態。“美國消費者對于健康的安全意識以及自我保護意識都非常強,造成了很多標準的差異化,中國也應該導入這種不用抗生素的條例,但關鍵是什么時候實施。”在朱丹蓬看來,隨著中國消費者的安全、自我保護意識逐步提升,以及消費加速升級,國內連鎖餐飲行業應加快推進停用抗生素肉類進程,早日與國際接軌。
據悉,歐盟已于2006年全面禁止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但我國卻長期沒有完善的養殖業抗生素使用規定。盡管相關部門近年來加快了對養殖業使用抗生素的規范,并先后出臺了《允許使用的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動物源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畜禽水產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獸藥殘留超標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等規定,但養殖戶濫用抗生素的現象依然難以監控。
農業部此前公布,今年上半年農業部共檢測畜禽產品獸藥殘留樣品5517批,合格5511批,合格率99.89%。我國獸藥殘留限量標準中有98%的可比項目已達到或超過國際標準,但是目前國內在這一塊使用都是地方標準,標準由地方上報到食藥監局經過評價后再使用,標準不一也導致監管變得更加困難。
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對養殖業使用抗生素的監管,除了面臨法規不健全,監管人手少,養殖者多且松散,難以進行有效監管外,有關部門對每批上市的禽畜類肉產品都進行抗生素殘留等檢測也很難做到。“即便檢查到養殖者違規使用抗生素,處罰措施也一般是批評教育和罰款,威懾力度不夠。”上述養殖業內人士表示。
但對于寄望餐飲企業自覺停用抗生素養殖肉類,朱丹蓬認為“不大可能”。“一旦轉為采購不用抗生素的肉類供應商,首先企業就要面對成本上漲問題,企業最終可能要漲價來應對上漲的成本,這會打擊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在朱丹蓬看來,推動國內餐飲停用抗生素養殖肉類目前最有可能是消費者團結起來爭取,其次是利用競爭對手的先試先行來倒逼洋快餐巨頭作出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