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落幕的某藥品交易會在武漢吸引了2000多家醫藥企業參展,更是有10余萬專業觀眾捧場,規模創歷屆之最。
在藥企的展臺中,“主角”藥品相較往年變化不大,而保健品、健康附加品卻風頭正盛——涼茶、維生素、深海魚油、膠原蛋白膠囊,甚至牙膏、中藥洗發水、沐浴露、美白潤膚霜……藥企紛紛將視線投向藥品之外的“大健康”消費類產品成為本屆藥交會的一個鮮明特色。
藥品便宜,非藥昂貴
多家藥廠“不務正業”
華北制藥的產品目錄中,不僅有多達25種保健品,還有一個高端系列的化妝品。這個目錄中,諸如阿莫西林、羅紅霉素等經典常用藥,標注的零售價格從0.55元—64元不等。反觀該廠生產的非藥產品,零售價格顯示,番茄紅素520元、大豆異黃酮420元,抗皺美白精華液1580元,營養眼霜358元……
另外,貴州百靈、康美藥業等知名企業,都在展位的顯著位置擺放了復合維生素、人參提取片、蜂膠、阿膠糖、大豆卵磷脂、膠原蛋白等保健品,誠征各級代理商。
多家擁有知名經典老藥的廠家,開始在保健品、家庭醫療用品、化妝品、母嬰用品、生殖健康用品、名貴藥材等相關領域開發新產品,這似乎成為藥品行業不約而同的新方向。
一藥企轉向加工土特產
據稱是政策副作用所致
烏魯木齊一家藥廠的負責人感慨,醫藥經濟其實是政策經濟,醫藥行業應該是受到政策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每輪“新醫改”政策出臺,都會造成醫藥行業重新洗牌。
該負責人稱,他所在的藥廠做了十幾年的抗生素,今年卻放棄了藥品生產,因為目前原料藥和成品藥生產企業的利潤極為微薄,競爭又異常激烈。
他還透露,從去年開始,該廠主動轉向加工土特產,如人參、蜂蜜、蜂膠等保健食品。
眾藥企為何熱衷做非藥
在廣藥集團的招商目錄中,除“烏雞白鳳丸”這樣的傳統藥品外,“王老吉”涼茶的位置最為顯著。湖北午時藥業的食字號“金銀花露”,擺放了整整兩排貨架。而縱觀市場,云南白藥牙膏、馬應龍眼霜,不知不覺中,這些做經典老藥的知名藥企早已進軍日用品領域。
武漢健民營銷中心副總經理裴學軍分析說,近年來,國內知名藥企的主要精力應該來說仍然是在制藥領域,但由于國家藥品價格調控以及原材料成本增長,國內藥企兩頭承壓,業績增速明顯放緩。尤其是當前藥物研發成本與日俱增,研發難度和上市周期在不斷擴大。醫藥行業飽受基本藥物制度、招標采購和藥品價格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困擾,處方藥的競爭日益加劇。生產藥品所獲得的利潤已經很低。
而反觀保健品、營養品、健康類食品、消費品,都不像藥品那樣有著非常苛嚴的審批程序,且生產周期短、成本更加低廉,利潤也更豐厚。同時,也因為國家對藥企的出品管控更嚴,消費者普遍認為藥企生產的產品安全系數會更高,推長了知名藥企開發出的非藥產品的信譽度,延續了其品牌信任度,“盡管這些產品的價格并不便宜,但推向市場反響卻很好,得天獨厚的優勢促使其飛速拓展到健康消費品領域,主動布局搶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