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13個部門聯合啟動、部署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在全國范圍內加大對“保健”市場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行為的事中事后監管力度,依法嚴厲打擊虛假宣傳、虛假廣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等擾亂市場秩序、欺詐消費者等各類違法行為。
但是,在這場風波中,一些網民和個別媒體甚至有些專家卻把打擊的對象指向了保健食品,指向了保健行業,這種現象應該引起監管部門的警惕,不能讓這種不科學不理性的聲音干擾公眾對于保健食品和保健行業的認知,更不能讓其干擾剛剛開始的整治行動。
比如,有文章的標題說“三鹿事件受害少年用無限極產品病重去世”;比如有網上專題名為“無限極產品致女童心肌損害”;比如還有某個專家撰文稱“保健品是不是該退出歷史舞臺了”……這些言論不僅損害了保健食品行業,更是誤導了消費者。
一個大前提,保健食品都不能治病更不會致病,這是基本的常識和法規。孩子吃了三鹿奶粉受害是因為其含非食用物質三聚氰胺,而孩子死亡的原因是沒有吃藥治療而延誤了病情,這些都不可混為一談。更不能說兒童因為食用保健食品而導致生病去世。企業違法不等于產品有錯,更不等于行業全黑,而那個保健品該推出歷史舞臺的觀點,則是違法加無知的謬論。
用不正確的觀點闡述不正確的事件,得出的一定是更加錯誤的結論。把“三鹿”“女童”“保健品”“致死”這些敏感的詞匯放在一起,自然會吸引公眾的眼球,但是也給公眾造成了“保健食品是非法產品”“因為吃保健食品所以生病致死”的錯誤認知,把違法者的惡果加在了本來合法的保健食品的頭上。加深了公眾對于保健食品的誤解。
13個部門聯合開展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的文件中,給“保健”加了引號,這就說明整治的是打著“保健”的名義坑害消費者的違法行為。打擊的是保健行業中的違法行為和不法分子,而推進的是保健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最終目的是讓公眾更好地享受保健食品帶來的健康福祉。整治有效的前提是精準打擊,而精準的前提就是把握好整治的方向,把企業合規的保健食品剝離出來,把行業合法的營銷行為剝離出來,把消費者正當的健康需求剝離出來,將嚴打的目標直指違法分子。只有這樣,這場整治才有力度,才能夠讓企業服氣,讓消費者安心。
整治“保健”市場亂象不是對保健食品行業的扼殺,而是改善民生順應健康中國需求的舉措。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領導表示,要著力解決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情,為人民群眾筑牢生命健康的安全屏障。實際上,現在老百姓關心的不僅是行業中不法行為對消費者的侵害,還有對保健食品基本概念和基礎消費知識的缺失。從權健案件中可以看出,如果消費者明白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藥品這個道理,悲劇就有可能避免。國家推進健康產業的宏圖大計擺在那里,健康需求的利好市場擺在那里,作為行業監管者,不僅應該嚴打,還要不斷糾偏,應該動用手中的專家資源和媒體資源,結合整治成果,及時地打出科普這張牌。把正確的保健食品的消費理念和消費知識傳達給公眾,進而形成社會共治的力量。如此這般,整治的目標就會更加精準,整治行動也會更加有成效。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作者: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