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眾對霧霾危害認知度的提升,人們意識到護肺的緊迫性與必要性。關于霧霾的問題,也成為今年兩會提案相關熱門話題,發“霧霾補貼”的提案備受關注。
而在霧霾肆虐下,不少企業從中嗅出了商機。業內人士指出,在政府出臺政策之前,民眾最關心的是,如何運用藥物進行合理防治霧霾帶來的危害。目前,針對防治PM2.5的藥品和研究尚處于空白階段,醫藥行業正展開產學研“護肺”行動,大健康產業蓄勢而發。
霧霾重重引發護肺需求
去年秋冬以來,霧霾天氣影響約七分之一國土,近6億人口的健康受威脅。由此促使了今年“關注PM2.5健康危害,推行霧霾補貼等護肺支持”兩會提案的產生。提案指出,對室內工作者來說,可以通過空氣凈化器等途徑減輕霧霾危害,但對于長期暴露在PM2.5環境下的交通警察、環衛工人等室外工作者來說,傷害更甚,提供“霧霾補貼”和假期等應對措施也需早日提上探討議程。
據悉,去年全國平均霧霾天氣達到52年來最高,而霧霾天氣導致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數量急劇上升。人體的生理結構對PM2.5沒有過濾阻攔能力,被吸入人體后會直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去年10月,PM2.5首次被確認為“致癌物”,更加速了護肺的急速需求。
從網上對兩會議題熱議的情況來看,公眾期待政府對霧霾問題積極作出反應,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同時,積極扶持醫療保障行業等相關產業布局,引導藥企等相關企業進行“產學研”全面發展。
護肺藥品研究缺失
為了防止PM2.5帶來的危害,防護口罩、空氣凈化器、植物花卉、相關防治藥物等紛紛上陣。然而,目前仍存在亂象叢生,偏方繁多的現象。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市場上的止咳化痰類藥品種類繁多,但是真正能夠防止PM2.5傷害的藥品卻基本處于空白狀態。在防治PM2.5危害的醫藥市場,需求巨大和供應缺失這一劇烈矛盾,勢必催生和帶動整個中醫藥大健康產業。
國務院去年10月公布了《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業體系,我國醫療保健行業正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業內專家預計,醫藥行業,尤其是肺藥市場,將迎來一個全新發展局勢。
面對空白的防治PM2.5危害藥品現狀,一些藥企率先出擊,著手藥品產學研工作。“短期內,我國霧霾狀況依舊不容樂觀,防止PM2.5對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勢必是一場漫長而艱辛的戰斗。”一位行業分析師指出,政府如何引導大健康產業的良性發展,民眾該如何應對席卷而來的霧霾和“恐霾”心態,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是一個重大熱點命題。其中,護肺更是成為抵抗PM2.5的重要內容,醫藥行業應該在發展中逐漸摸索出完善“產學研”的發展模式,為抗擊PM2.5而全新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