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世界抗癌日是每年的2月4日。有研究顯示,中國的疾病譜已向營養相關慢性病轉變。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已正式將癌癥確定為可控制的慢性疾病。國際抗癌聯盟發布報告顯示,若戒煙、節食、限制飲酒、有規律的鍛煉和接種針對致癌感染的疫苗,約40%的癌癥可被預防。
2000年2月4日,世界腫瘤高峰會議針對全球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上升的現狀,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外交大使、國際抗癌會議主席凱亞特教授主要發起。會議呼吁建立腫瘤科研的國際性合作,攻克癌癥,使全世界的癌癥病人都能得到更好的醫療、照顧和關心,并把每年的2月4日定為“世界抗癌日”。
結果表明:結直腸癌和乳腺癌的生存率在發達國家穩步提高,很多國家以上兩癌的5年生存率分別達到60%和85%以上。預后較差的肝癌和肺癌仍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癥 【詳細】
【真相】科學健康的談論和了解癌癥相關知識,對于癌癥患者、家庭和社會更有效地改善癌癥防控現狀十分有益.
【真相】許多腫瘤都有預警的癥狀和體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多數可獲得臨床治愈。
【真相】通過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大氣和工作生活環境,約1/3常見腫瘤可以預防。
【真相】通過合理有效的規范診治,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質量可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
1.乳腺、頸部、皮膚和舌等身體淺表部位出現經久不消或逐漸增大的腫塊;
2.體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內色澤加深或變淺、迅速增大、脫毛、瘙癢、滲液、潰爛等;
3.吞咽食物有哽咽感、胸骨后悶脹不適、疼痛、食管內異物感;
4.皮膚或黏膜經久不愈的潰瘍,有鱗屑、膿苔覆蓋、出血和結痂等;
5.持續性消化不良和食欲減退;
6.便秘、腹瀉交替出現,大便變形、帶血或黏液;
7.持久性聲音嘶啞、干咳、痰中帶血;耳鳴、聽力減退;
8.鼻血、鼻咽分泌物帶血和頭痛;
9.月經期外或絕經后陰道不規則出血,特別是接觸性出血;
10.無痛性血尿,排尿不暢;
11.不明原因的發熱、乏力、進行性體重減輕等。
2014 年 4 月 14 日,中國腫瘤登記中心正式發布了 2013 年年報(以下簡稱“年報”)。該年報采取了新的內容編排形式,納入了腫瘤的亞部位和病理分型情況,采用了新的分層分析和標準人口構成,并對全國的發病情況和死亡情況進行了預估,不再只是簡單的“中國腫瘤登記地區”數據報告。
肺癌、消化道腫瘤和肝癌是男性最常見的腫瘤,占所有病例的 70% 以上(肺癌 23%、胃癌 15.2%、肝癌 13.57%、食管癌 10.46%、結直腸癌 9.39%),而乳腺癌、肺癌、消化道腫瘤和肝癌是女性最常見的腫瘤,占所有病例的 60% 以上(乳腺癌 16.97%、肺癌 14.85%、結直腸癌 9.68%、胃癌 8.53%、肝癌 6.17%)
城市地區前十位常見腫瘤依次為肺癌(19.7%)、結直腸癌(10.98%)、胃癌(10.59%)、肝癌(8.85%)、乳腺癌(8.43%)、食管癌、子宮頸癌、前列腺癌、子宮體癌和卵巢癌。
農村地區前十位常見腫瘤依次為肺癌(19.11%)、胃癌(15.26%)、食管癌(13.53%)、肝癌(12.91%)、乳腺癌(5.75%)、結直腸癌、子宮頸癌、子宮體癌、腦瘤和卵巢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