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臺能讀懂患者呼吸的智能呼吸機?能不能用3D打印機DIY一個高強度生物活性的人工骨?人類胚胎冷凍保存時的封口裝置如何優化?
日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第二屆廣濟創新項目大賽落下帷幕,多個創新項目脫穎而出。這些項目,聽上去高大上,卻又十分接地氣,都是醫生從平時在臨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出發,大開腦洞,想出優化的辦法,最終回歸到臨床,服務于患者。
全國著名心血管專家、浙醫二院院長王建安教授表示,一家好的醫院除了要具備治病救人的能力,也要擁有科研創新的能力,“創新驅動醫院更好地發展,病人也可以從創新中獲益,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希望這些項目最終都能落地,為人類的健康作出重要貢獻。”
人工智能走進呼吸機?
今后機器可以讀懂你的呼吸啦!
俗話說,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口“氣”,對于急危重癥患者來說,呼吸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存在,就像一個打氣筒一樣,幫助病人進行呼吸,為搶救贏得時間。
在浙醫二院,2017年全年呼吸機的使用量是5500人次,平均每位患者使用6天。
然而,目前呼吸機的使用更多的是依賴于臨床醫生的經驗,因模式和參數設置不當而產生人機對抗、延遲撤機等情況時有發生。
浙醫二院臨床醫學部的張華青負責重癥監護室設備管理和研發工作十年,親眼目睹了監護室醫護的工作模式——走路帶風,一刻不停。“對于醫務工作者來說,要照看的病人非常多,一個護士至少負責三張床,工作量很大;而對于患者來說,呼吸的協調性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
能不能讓呼吸機變得更聰明一點,讀懂患者的呼吸呢?張華青聯合多家知名研究院校,開發了一套智能呼吸機監測系統。“通過無線連接所有呼吸機,采集患者呼吸相關波形和參數,然后通過人工智能的方法來分析這些參數,實現信息化和智能化。”
有了這套智能呼吸機監測系統,不僅讓醫護人員從繁雜的“讀數”中解脫,更提高了機械通氣操作的安全性及高效性。這樣一來,患者的住院時間及費用都能下降。
呼吸機中央監護系統的研發項目在此次廣濟創新項目大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厲害了!平均年齡僅30.16歲
年輕醫生腦洞大開只為讓醫療更精準
記者了解到,獲獎的6個項目的主力軍非常年輕,平均年齡只有30.16歲。臨床醫學工程部的張華青為呼吸機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呼吸內科的夏旸博士發明了一種能探測氣管瘺口的裝置;骨科嚴世貴教授團隊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生物活性人工骨;生殖醫學科中級實驗師饒金鵬構想了用于人類胚胎冷凍的封閉式載桿安全封口裝置;骨科嚴偉琪教授團隊開發了能定位椎體的“導航儀”;骨科戴雪松教授團隊DIY修復軟骨的支架。
他們奇思妙想,將一個個“腦洞”變成現實,讓看病更精準,醫療服務更優質。
這是浙醫二院第二次進行創新項目的“頭腦風暴”,國家杰出青年、浙醫二院副院長吳志英教授表示,相較于首屆創新項目大賽,此次參賽的項目更貼近于臨床需求,產品研發的前景也更加廣闊。
“如果說去年的部分參賽項目還停留在基礎研究的階段,那么今年的參賽項目讓我們可喜地看到了‘落地’的驚喜。”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浙醫二院科教部主任胡新央說,獲獎項目涉及了“3D打印”、“人工智能”等前沿熱門領域,還有二胎政策放開的社會背景下具有極大需求的生殖醫學領域。
另外,據胡新央教授介紹,廣濟創新俱樂部還專門設立了一個創新基金會,讓企業通過投入創新基金找到好的項目,基金則被用于鼓勵科研人員申請專利和發明創造。目前,廣濟俱樂部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和醫務工作者的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