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想象過,2600度高度近視的生活是怎么樣的?你可曾想象過,自小戴了20年眼鏡,看著度數一年高過一年,內心是怎樣的焦灼與恐懼?你可能沒有,因為你終究不是她……
她叫小陶(化名),杭州姑娘,27歲,11月30日,剛剛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接受了“有晶體眼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進行視力矯正,今后,她的未來將由一片模糊瞬間變得清晰起來。
3歲時視力500度 生活比別人“吃力”
27歲已至2600度 工作5年無奈離職
身材高挑、性格開朗、談吐落落大方,這是小陶給人的第一印象,27歲的她是個土生土長的杭州人,和同齡人一樣愛美,愛追星,愛看小說,趕時髦……不同的是,她的眼睛已經高度近視到2600度。
“我3歲的時候視力檢查就已經500度了”,小陶說,3歲的時候父母發現她看東西總是瞇著眼睛,醫院檢查近視500度,家人著實吃了一驚,小陶媽媽不近視,爸爸也只戴不到500度的眼鏡,遺傳的可能性比較低。思前想后,爸媽猜測可能是小陶太過近距離地看電視,而那時的電視機還不是液晶的,對眼睛傷害大。“但父母工作忙,當時也沒想著給我配眼鏡”,直到小學一年級,因為看不清黑板,小陶才配了第一副眼鏡,那時她的近視度數已達700多度,從醫學意義上講,超過600度就屬于高度近視,到初一時,已達1200度。
之后幾年,小陶換了一副又一副眼鏡,近視卻以異于常人的速度加深,“總感覺自己每年都是兩三百地增加度數”,現在,2600度近視的她佩戴上了醫用硬性隱形眼鏡。
在交流前,小陶剛剛完成視力檢查,戴著眼鏡的她,兩眼視力僅為0.5。“我可以依稀看到你的輪廓呀,你是不是也戴著眼鏡?”我坐在離小陶不到1米的對面,取下眼鏡的她只能模糊看到我的輪廓,至于我戴著眼鏡這一細節,她也是憑著多年“摸索經驗”推測出來的,“其實我看東西就是眼神不好,很模糊,但還是能根據你臉上色調不同做些判斷。”小陶解釋道。
樂觀的她侃侃而談,其間她要把手機放在眼前3-5厘米處才勉強能看清。小陶媽媽說,孩子自小就膽小,因為視力差,看不清東西,對周圍環境總是有種陌生感,小時候讓她去喂喂小雞,還沒走近,聽到雞仔的叫聲她就一個勁往回躲。
畢業后,小陶在杭州一家國企從事會計,工作的特殊性讓她每天都得對著電腦,處理各式各樣的表格,一天8、9個小時,眼睛根本沒有休息的時候。就這樣工作了5年光景,因為視力差,長期用眼過度,她還是敗了,2年前選擇離職,待業在家。
5分鐘單眼手術 快速植入人工晶體
浙大一院的這項術式亞洲最早開展
一直以來,小陶和父母都在尋求各種方法治療近視,2015年底,醫生建議她做“有晶體眼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但是考慮到當時的人工晶體矯正上限為1800度,小陶放棄了。
2017年10月18日,小陶來到浙大一院眼科進行今年的視力檢查,為她檢查的是浙大一院副院長沈曄教授,沈教授了解了小陶的情況后,建議她可以進行“有晶體眼后房型屈光晶體植入術”,這個術式是“有晶體眼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的升級版本,專門用于矯正超高度近視眼。聽到這個消息后,小陶高興地愣是幾天睡不著覺,“我爸爸知道后都激動地哭了。”小陶打趣道。
11月30日早上9點25分,小陶走進了浙大一院6號樓第18間手術室。術前,她微笑著與沈曄教授合了影。
“緊張嗎?”
“緊張,我怕痛。”
“別怕,要加油。”沈教授鼓勵小陶。
“我知道,我肯定相信您。”
9點30分,右眼手術開始,在顯微鏡的輔助下,沈曄教授先在小陶右眼切開一個2.8毫米的切口,以嫻熟的技術將屈光性有晶體眼人工晶體(PRL)植入瞳孔后方,9點35分,右眼手術順利完成。
9點42分,左眼手術開始,同樣的操作,9點47分左右,人工晶體順利植入左眼。9點53分,小陶在護士的攙扶下走出了手術室,迎接她的,將是一個嶄新的世界。
浙大一院副院長沈曄教授介紹,浙大一院1996年在亞洲率先開展人工晶體植入術矯正高度近視,“有晶體眼后房型屈光晶體植入術”應用了最新的屈光性有晶體眼人工晶體,這種晶體的折射率比以往的人工晶體更高,可矯正1800度至3000度的近視,就好像是在有些磨損的照相機鏡頭前加了一個高清鏡頭,大大解決了眼科臨床上的難題。沈曄教授表示,屈光性有晶體眼人工晶體剛剛上市2個月,目前全國只有浙大一院在使用,而小陶是第三位受益者。植入的人工晶體將發揮凹透鏡的作用矯正小陶的視力,根據術前評估,她的視力可矯正到0.7左右,除此之外,隨著視力的變化,小陶的心理狀態也會有所變化。
清楚的世界,感覺真好
感謝醫生,我一直信任你
手術第二天,經過醫生的詳細檢查,小陶親手揭去了紗布,睜開雙眼的那一刻,她非常激動,“昨天做完手術就很開心,一直都在等待這一刻。”小陶說。視力檢查結果,裸眼左眼0.8,右眼1.0,小陶高興地跳了起來,一旁的媽媽也笑得合不攏嘴。
在電梯里碰到小陶,她沒有認出我們,因為之前在她的印象中,我們是模糊的。自我介紹后,小陶說,“我現在能看清楚你了,哈哈。”再次面對面,這是她的開場白。她表示,20多年來,現在看東西不僅清晰,關鍵是不吃力,這種感覺非常神奇,坐在眼科示教室,她能夠清楚地看見對面2米處書架上的書籍名。
可以感受到,小陶很開心。下午就要出院了,小陶說,“真的非常感謝沈教授,我就知道相信他沒錯。”回去她要先把駕照考出,然后補上之前沒有學過的功課,把電腦技術再提升一下,等整個人調整到一個極好的狀態后,重新開始找工作,干回會計老本行。
視力增長快于常人 可能是眼鏡戴“錯”了
眼科醫生:眼鏡“看得清”才能抑制近視發展
一直以來,讓小陶耿耿于懷的是,視力發展快會不會跟眼鏡度數跟不上有關?因為媽媽總跟她說“眼鏡一定要配得淺才能抑制近視”,而事實上,她媽媽也確實這么在做。
長期以來,坊間總傳聞“眼鏡要配得淺”,對此,浙大一院眼科醫生表示,事實上,眼鏡配得“看得清”才能抑制近視的發展,配得“淺”并不能有效矯正近視,因為不能清晰地把圖像聚焦到視網膜黃斑中央凹處。同時,醫生也提到,現在的幼兒園都有視力檢查,一旦發現有近視傾向,一定要及時就醫,家長最好每半年帶著孩子到大型醫院眼科進行一次檢查。現在,很多小孩都有假性近視,而注意用眼衛生、不戴眼鏡、增加戶外活動可以有效預防假性近視。對于已經佩戴眼鏡的人,醫生認為應該長期戴著眼鏡,那種“眼鏡不能經常戴否則要拿不下來”的說法其實也是一種“誤區”。
沈曄教授表示,近年來,國內近視人群發展迅速,目前國內高度近視的發病率約為3%,患者人數大約3000萬~5000萬。一般而言,低于600度的近視,可以通過佩戴框架或隱形眼鏡,激光手術進行視力矯正,而高度近視可以根據醫生評估進行人工晶體植入術,這種術式,浙大一院亞洲最早開展。
“浙大一院早在1996年就在亞洲率先開展通過植入人工晶體矯正高度近視的手術,至今已經開展上千例。”沈曄教授說,一般來說,激光手術的安全區間是800度以內,超過800度的近視,根據角膜的厚度來選擇是否進行人工晶體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