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月大的甜甜(化名)在推車里睡得很香,頭戴一朵粉色的小花,儼然一副乖巧可人的模樣。作為二胎妹妹,她的到來給一家人帶來了數不清的歡樂。
要知道,7個月前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眼前這只萌寶僅有成人的巴掌般大小。
“本來是準備剖腹產,寶寶急著想出來,最后難產生的。”甜甜媽媽回憶,因為是早產,甜甜各項指標都非常糟糕,一出生就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搶救,之后留在新生兒監護室(NICU)住了整整23天,身上插著管子。
甜甜出生第四天時,媽媽才第一次看到她。“當時情況還不是特別好,但是醫護人員照顧得非常細心,寶寶也很堅強,我就相信她一定能健康長大。”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當天下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NICU(新生兒監護室)舉辦了第一屆早產兒日聯誼活動,邀請曾經在此救治過的早產兒寶寶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小聚。
現場,兩名寶寶的家長(左一為甜甜和她的媽媽)為NICU醫護人員定制了錦旗
一對新疆籍雙胞胎的爸爸提前準備的“意外驚喜”
醫院還為寶寶們準備了住院期間的珍貴照片和小腳印作為禮物
邵逸夫醫院NICU護士何青還為住院寶寶寫了首小詩(節選):
今天我來為你護理
此刻我是你的代理媽媽
我為你擦拭嬌嫩的身體
為你換上干凈溫暖的床單
無論昨天我夸獎了誰
今天你才是我眼中最可愛的寶貝
……
如果你會說話
我能否聽你叫我一聲"媽媽"
雖然我不能體會你生身母親的陣痛
卻承擔著保護、治療、撫養你的責任
寶寶在NICU的那段時光,父母是怎樣度過的?
為了避免增加感染風險,爸爸媽媽每周只有一次機會進入NICU探望接受觀察和治療的孩子,盡管還能通幾次電話,但何以解相思之苦?何以更透徹地了解寶寶的情況?
“家長微信群”悄然出現,讓爸爸媽媽可通過當天報告的奶量單,知曉寶貝是不是又比昨天進步了一點點。在這里,寶寶們發生的新變化都會以照片的形式上傳,撫慰家長焦躁不安的心,醫護人員還可以為家長答疑解惑,“群友”們也可以互授經驗,交流心得,相互鼓勵。
“家長學校”上的課,新手爸爸竟然派上用場了
“要不是學習了急救知識,我們家孩子還不知道會怎樣!”一位新手爸爸說,他曾運用NICU“家長學校”學到的知識及時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有一次,寶寶在喂藥時不小心嗆住,一下子沒了反應,雙眼緊閉、臉色灰白。因為沒有呼吸,當時這位爸爸就判斷是窒息了,便立刻把寶寶翻過來,頭向下用力拍背。沒過多久聽到“哇”的一聲,寶寶竟被救回來了!
“魏麗護士長講過關于嬰幼兒窒息的的急救知識,關鍵時刻派上用場了!”爸爸感慨道。
邵逸夫醫院NICU的“家長學校”還開設了新生兒喂養、出院家庭準備及護理等課程,每名患兒出院前夕,護士都會手把手教授家長如何喂養、如何觀察生命體征、如何開展新生兒心肺復蘇。
每名從NICU成功搶救回來的孩子,都是“優秀畢業生”
每周三下午,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門診5樓第10診間,進進出出的都是家長帶著小寶寶。他們中好多不是因為寶寶有問題前來,而是習慣了一個月一次到邵逸夫醫院隨訪,見見當初的“恩人”們。
邵逸夫醫院新生兒監護室姜舟主任說,每名從NICU成功搶救回來的孩子,都是“優秀畢業生”。看著這些曾經那么脆弱的小生命,如今一個個生龍活虎、健康可愛,他無限感慨:“真好,救治一名孩子,也給了一個家庭希望。”
輔助生育?高齡妊娠?早產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早產兒是非常脆弱的,各方面都極不成熟。”讓姜舟主任印象較為深刻的一名寶寶小米粒(化名),2015年6月出生時只有900克(一斤八兩),“像這種超低出生體重兒,輕輕一碰可能就會把皮膚擦破,頭部骨頭也非常軟,需要極小心護理。”
在NICU住院的2個多月時間里,小米粒的救治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姜舟主任有一次赴寧夏銀川參加會議,次日接到寶寶情況不穩定的消息,便在第一時間飛回杭州參與指導,所幸最終轉危為安。
一次次的門診、隨訪下來,現在的小米粒已經2周歲多,能做雙足跳,還會背唐詩。
姜舟主任介紹,NICU是一個多學科重癥醫學的微縮集合,包含了呼吸、循環、消化、免疫等等各個方面。
據悉,邵逸夫醫院新生兒監護室(NICU)是省內唯一一家同時通過JCI評審和HIMSS7評審的NICU,目前開放床位40張,開科兩年多以來已救治早產兒1000多例,其中搶救極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小于1500g)77例,存活73例,搶救超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小于1000g)17例,存活16例。
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1500多萬早產兒出生,其中中國每年早產兒出生率約為10%。
“發生早產沒有明確的原因,但從統計結果來看,通過輔助生育懷孕、高齡產婦或者其他宮內環境較差的孕媽,早產的概率相對會大一點。”姜舟主任提醒,為了寶寶的健康,建議孕媽媽做好常規產檢,如結果提示可能發生危重情況,最好到具備較好新生兒重癥監護水平的醫院待產,盡可能延長胎齡,“對于早產寶寶,在媽媽肚子里多待一天,搶救成活率就能提高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