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患白內障到了一定程度,晶狀體會縮小變硬,甚至變成深褐色,就成為“黑內障”。
最近,浙江大學國際醫院就收治了一名高齡白內障患者,左眼晶狀體已經縮成了“桂圓干”。
正常晶體6~7毫米,而李奶奶的晶體只有5~6毫米,顏色為深褐色
“說實話,現在老百姓健康意識逐步提高了,這種白內障真的已經不多見了!”該院眼科主任顧揚順主任醫師和高亮主治醫師表示。
原來,早在10年前,88歲的李奶奶右眼就曾做過一次白內障手術,而左眼大概在五六年前也開始模糊,出現白內障的表現。“我們也勸了她好多次,盡早來醫院看病,但是她一直拖著不肯來,擔心手術風險、費用,也怕給我們添麻煩。”李奶奶的家人介紹說。
但誰都沒想到,拖得越久病情越重,手術治療難度和風險隨之增大,術后恢復也越慢。
眼球解剖圖
以晶體皮質灰白色混濁為主要特征,白內障的發展過程可分為四期——初發期、未成熟期、成熟期和過熟期。在為李奶奶檢查時,高亮醫生發現,其白內障已經到了成熟期,主要表現就是皮質過熟。
到了最后一個階段,必須盡快治療,因為一旦囊膜破裂皮質進入前房,可引起炎性反應或晶體過敏性葡萄膜炎。同時,也可引起晶體溶解性青光眼或向后脫位進入玻璃體腔。
通常對于白內障手術,目前世界上公認最先進的是超聲乳化方式。但因李奶奶的晶狀體已變得非常硬,超聲乳化無法將其打碎吸出,醫生只能采用白內障囊外摘除,就是通過一個開放式的切口,將整個晶狀體取出。因此整個手術創傷比較大,術后恢復也比較慢。
專家提醒,一旦發現有視力下降,視物逐漸模糊,夜間開車感到對面車燈照射非常刺眼,色覺異常,或看燈周圍有一圈光暈等,一定就要及時到醫院檢查,警惕白內障的危害,不要等白內障都變“黑”了才想起治療,避免小病拖成大病,能簡單處理的小手術變成風險難度雙高的大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