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公布“分級診療”新醫改舉措,將在淳安縣、寧波市北侖區、寧海縣、文成縣、永嘉縣、樂清市、平陽縣、海鹽縣這8個縣區首先啟動試點。分級診療的目的是對大醫院進行分流,小病就近上社區等基層醫院,有需要再由基層醫院將病人轉診到大醫院,而大醫院則重點診治重癥和疑難疾病。
一說起到社區或基層醫院就診,很多人的疑問是:“醫生好不好”、“技術好不好”?那浙江已做好這方面的基礎準備了嗎?基層醫院的設備、管理、醫技水平足夠吸引和承擔患者本地就診需求了嗎?
吸引患者本地就診:醫療資源“雙下沉”承擔提升基層醫療服務重任
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馬偉杭在接受浙江在線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現狀是“三級醫院水泄不通、基層醫院門可羅雀”,大醫院特別是城市三甲醫院就醫流量巨大、醫務人員超負荷運轉,專家號一號難求;而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就診人數相對較少,情況恰恰相反。”
大量患者涌到三甲醫院就診,醫院超負荷運轉,醫療服務跟不上,最終導致患者、醫生都不滿意。
那么能不能集中資源擴建三甲醫院予以緩解?
顯然不行。我國人口眾多,醫院擴建的速度幾乎不可能跟上患者的需求,其實大部分患者的疾病是可以在基層醫療機構得到合理治療,并不一定非要到大醫院。而且患者本地就診可有效節省醫療及異地交通、住宿費用。另外,當三甲醫院不再超負荷運轉后,能集中資源進行疑難雜癥的攻關科研,推動醫學發展。
因此,如何吸引患者本地就診,是浙江省新醫改始終努力的方向。醫療資源“雙下沉”無疑承擔著改變基層醫療機構面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的重任。
一步一腳印縱向資源整合:從對口支援到合作辦醫到全面托管
浙江省醫療資源“雙下沉”政策的出爐可謂水到渠成。從幫扶基層醫療機構提升的方式看,也經歷了從對口支援到合作辦醫到全面托管的深化。
對口支援和扶持:省市醫院派出醫生到基層醫院;合作辦醫:省級醫院與基層醫院科室進一步合作,并簽下責任書,明確提升目標;全面托管:基層醫院不僅醫療技術由省級醫院負責,院長也由省級醫院任命派駐,從醫技到管理全面緊密合作。
至2014年6月底,浙江全省范圍內與省市醫院實行緊密型合作辦醫的縣級醫院已達47家。
此外,“雙下沉”政策還鼓勵省級醫院和基層醫院,條件成熟的可進一步進行縱向整合,探索醫院集團化運營模式。通俗地說,就是更進一步的醫聯體和醫療集團模式。當然,這些幫扶方式不僅是深化,亦可共存互補。
大量新技術下沉:縣級醫院也能開展三、四級高難度手術
提升基層醫療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實現。不過,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應該說成效斐然,不少縣級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2013年7月19日,浙江省人民醫院全面托管淳安縣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淳安縣一院”),省人民醫院不僅長期派駐了2批共計43位高年資醫師,加強醫療技術能力,還選派了省人民醫院院長助理普外科主任醫師張威博士出任淳安縣一院院長,從管理、制度、后勤等方面進行全面改善。
經過一年多努力,淳安縣一院構建了“急危重病救治中心”、“微創治療中心”和“康復醫學中心”;并實現了遠程會診,影像、心電、病理信息可與總院專家實時互通。
最重要的是,托管后省人民醫院專家帶來了80多項醫療新技術新項目,幾乎涵蓋了當地所有常見疾病,如腹腔鏡膀胱癌根治術、前列腺癌根治術等。張威院長說,“我們把國內先進的微創技術帶到了縣級醫院,還有其他如眼科超聲乳化手術等先進的診療方法。”
另一個巨大改變則是優秀醫師隊伍的培養。淳安縣一院原有醫師每個月都可到省人民醫院參加相關培訓學習,醫師的整體醫技水平提高顯著。
醫院實力上去了,患者自然更信任。數據顯示,2013年7月-2014年6月,淳安縣一院門急診人次同比增長18.58% ,出院人次同比增長10.75%。
值得一提的是,托管期間,作為一家二甲醫院,淳安縣一院三類手術同比增長14.88%;四類手術同比增長17.75%。要知道四類手術已經是我國規定的最高難度的手術等級。
淳安縣第一人民醫院正式托管威坪鎮中心衛生院
分級下沉,分級診療,雙向轉診 密實打造“城鄉一體醫療網”
醫療資源“分級下沉”,這是從張威院長口中冒出的一個新名詞。城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縣城,那么縣城的醫療資源也應該幫扶鄉鎮!
2014年8月26日,淳安縣第一人民醫院正式托管威坪鎮中心衛生院。和省人民醫院援助淳安縣一院類似,淳安縣一院也派出副主任醫師和高年資醫師長期駐守威坪、大墅、姜家等鄉鎮衛生院。張威院長告訴記者,“目前我們向每個鄉鎮衛生院派出3—5名醫師,每周坐診2—3天。”
在張威院長的藍圖中,將構建以省級醫院為龍頭,以縣一醫院為區域骨干醫院,縣域內醫療機構為分支網絡醫院的醫聯體,充分發揮各級醫療機構的特色和優勢,開展分級診療、雙向轉診。
試想,當人們在基層醫院就診時,也能獲得省級醫院對常見病的同質化的醫療服務,還能實現疑難雜癥雙向轉診(優先安排掛號、檢查、床位),同時還有醫保報銷政策傾斜(提高基層就醫報銷比例),人們還有什么理由花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堅持涌向省級醫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