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杭州市疾控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近5年杭州市惡性腫瘤平均發病率為340.26/10萬,其中,肺癌更是高居近三年來杭州惡性腫瘤發病率首位。近5年杭州市每年死亡率前5位的癌癥順序依次為: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食管癌,肺癌死亡率更是超過胃癌、結直腸癌、肝癌等死亡率的總和。
杭州市腫瘤醫院放療科主任鄧清華表示,肺癌的高發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而要降低肺癌發病率與死亡率,通過低劑量螺旋CT實現對高危人群的篩查是有效方法。
早期肺癌癥狀并不明顯
九成早期肺癌患者可以治好
51歲的譚大叔身體一向很健康,半年前一次感冒過后,一直咳嗽咳痰,并伴有胸悶氣急,其他什么癥狀都沒有,在服用了一些治療咳嗽的藥物后,情況并沒有緩解,這樣持續了2個多月。
譚大叔比較警惕,就趕緊到醫院做了胸部CT,結果發現肺部接近器官的位置,有個2厘米大的腫瘤,診斷為肺癌早期。
鄧清華醫師說,肺癌早期癥狀不明顯,或者無任何癥狀,當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出現以下癥狀:1.刺激性干咳;2.痰中帶血或血痰;3.胸痛;4.發熱;5.氣促。
“咳嗽是肺癌的主要癥狀之一,但很容易和過敏性哮喘、慢性咽喉炎、感冒等疾病混淆。如果咳嗽超過一個多月,排除過敏性哮喘等其他原因的,都建議去查一個低劑量螺旋CT。”鄧清華醫師說,這個患者疾病預防意識強,主動來醫院做CT篩查,較早確診肺癌,手術效果比較好。
其實,早期肺癌和晚期肺癌的治療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總體而言,肺癌的治療效果較差,5年生存率僅在15%上下,但這主要是因為臨床上確診的肺癌病例一半以上屬于晚期,早期肺癌所占比例不到20%。
“國際早期肺癌行動計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經CT篩查發現的Ⅰ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經根治性手術切除后,10年生存率高達92%。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肺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吸煙是肺癌首位致癌因素
氡成為非吸煙者“頭號殺手”
目前已經明確,煙草是肺癌第一大病因,煙草流行程度與肺癌發生和死亡呈正相關性,近90%的肺癌由煙草使用導致。而且開始接觸煙草的時間越早、吸煙的歷史越長、每天煙草使用量越大,發生肺癌的風險就越高。
“長期吸煙可致支氣管黏膜鱗狀上皮發生病變,誘發鱗狀上皮癌或未分化小細胞癌。一旦控煙后,肺癌中的鱗狀上皮癌將會大大減少。”鄧清華醫師說,我診斷過很多病人,男肺癌患者九成以上與吸煙有關,有的患者有二三十年的吸煙史,每天2-3包。
導致肺癌的第二位因素,是室內空氣污染,包括裝修、家具污染以及烹飪油煙污染。其中,室內的氡氣污染被稱為肺癌的“第二殺手”。
“根據美國環境局最新研究表示,氡對于吸煙者來說是‘二號殺手’,卻是非吸煙者罹患肺癌的‘頭號誘因’。”鄧清華醫師指出,氡氣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列入室內最危險的致癌物,其主要來源是建筑材料和室內裝飾材料,一些礦渣磚、爐渣磚等建筑材料通常都含有不同程度的鐳,一些花崗巖、瓷磚、潔具等室內裝修材料含有較高的鈾,鐳和鈾衰變后會產生氡氣,并能散發入空氣中被人體所吸入。氡可能“無處不在”,家中、辦公室、學校都有可能在室內含有高濃度的氡。
專業人士表示,防氡可以通過開窗通風、緊堵室內各種管道接口等實現,對地基加以防氡處理,并選用防氡建筑材料。
肺癌高危人群建議做低劑量螺旋CT篩查
鄧清華醫師強調,由于肺癌的治療效果與肺癌的分期早晚密切相關,而絕大部分肺癌的發生有明確的致病因素(吸煙),因此,對肺癌高危人群進行篩查是肺癌早期診斷的有效途徑,只有獲得早期診斷,才能提高肺癌治愈率。
美國全國肺癌篩查試驗證明,與常規胸片篩查相比,低劑量螺旋CT篩查可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篩查工具。
胸部低劑量螺旋CT篩查發現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規胸片檢查的4-10倍,可以有效檢出無任何癥狀的早期周圍型肺癌。國際早期肺癌行動計劃數據顯示,應用低劑量螺旋CT篩查發現肺癌85%屬于Ⅰ期周圍型肺癌,這些患者根治性手術后10年預期生存率達92%。
很多單位體檢項目里是拍胸片,鄧清華醫師建議針對肺癌高危人群,應改為低劑量螺旋CT檢查,低劑量螺旋CT檢查的費用為100多元,而且其輻射劑量僅為常規CT的26%,對人體的危害比較小。
那么哪些人群屬于肺癌高危人群呢?
根據美國大學臨床醫學會對肺癌高危人群的定義如下:年齡介于55~74歲,當前吸煙且吸煙指數至少達到30包/年,或既往吸煙、吸煙指數至少30包/年且戒煙時間不到15年者。
對于年齡55~80歲的肺癌高危人群,每年進行肺部低劑量螺旋CT篩查;對于有30年的吸煙史且目前仍吸煙的或雖已戒煙但戒煙時間未超過15年的肺癌高危人群,每年進行1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的利大于弊;一旦戒煙時間超過15年或患有其他影響壽命或影響肺癌手術進行的疾病,就可以終止肺癌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