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紅蕾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的一位全科醫生,除了醫院門診外,她如今常跑的一個地方是醫院的遠程診室。而她的病人則位于距杭州上百公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烏鎮。不久前,戴紅蕾通過遠程門診系統會診了患者徐大媽,在視頻另一頭陪同徐大媽的是桐鄉市第三醫院肛腸科陳愛國副主任醫師。雙方通過診室的大屏幕,進行實時交流。
這種充分運用互聯網+的優勢,讓基層居民連線省級醫院專家的就診新形式,是邵逸夫醫院近期在省內率先推出的“云診室”。與傳統的視頻會診不同的是,“云診室”以“邵醫健康云”平臺為支撐,可以查詢CT等診斷數據。
實體醫院背景,邵逸夫醫院領跑“互聯網+醫療”
移動互聯網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已成為當今社會經濟的新形態,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引領了創新驅動發展的一種新常態。而邵逸夫醫院在國內率先實現了醫療服務全流程移動智慧化改造。
作為國內肝膽胰微創外科著名專家,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每天都會收到基層醫院發起的疑難病例會診申請,通過查看詳細的患者信息,蔡秀軍在手機上就能給出相應的會診結果。與蔡秀軍院長一樣,手機端的“會診”已成為邵逸夫醫院許多醫生工作常態化的一部分。
“云平臺的會診請求不受空間限制,只要打開手機,就能為患者進行會診”,蔡秀軍說:“云醫院減少了基層患者的舟車勞頓,同時,也讓山區、海島等交通不便地區的患者也能享受到省級醫院的醫療服務,從社會效益講,也一定程度緩解了交通壓力。”
“邵醫健康云”已讓3萬基層群眾收益
據了解,“邵醫健康云”平臺于2015年4月正式啟動,該平臺是個開放自由的云聯盟,實現了醫院與醫院之間、醫生與醫生之間、醫生與患者之間的互動。
通過云平臺,基層醫生可以隨時向省級專家發起疑難病例的會診請求;社區醫院的患者可以通過手機端,連線社區醫生完成診療或者向上級醫院轉診;基層醫院的患者通過平臺的“云診室”,連線省級醫院專家,完成“面對面”的問診……
更便捷的雙向轉診、分級診療,“云診室”,已讓近3萬基層居民受益。
上線半年,平臺已接入邵逸夫醫院、浙江省中醫院兩家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杭州市江干區人民醫院等八家社區醫院、兩家民營醫院及武義縣第一人民醫院等五十余家市縣級醫院,其中最遠的一家醫院,是遠在新疆的石河子醫院。服務居民三萬多人次,完成基層醫院向三甲醫院轉診一萬余人次,三甲醫院向基層醫院提供會診咨詢兩萬多人次。
患者就醫時間從4—5小時縮短到1.7小時
目前,在邵逸夫醫院,患者可實現在全流程信息提醒和引導下就醫,通過線上掛號、繳費可免去排隊煩惱,同時就診結束時,患者都會收到相應提醒,提示應該去哪兒取藥、檢查,檢查結束還會自動推送報告。
相較于傳統醫療,同樣一名需要化驗、檢驗、取藥的病人應用移動醫療,整個看病過程至少減少4次排隊,加之支付和取報告都可以通過移動端實現,就醫時間從傳統的4-5小時,縮短為1.7小時,患者滿意度達95%以上。為保證患者體驗,邵逸夫醫院已經實現了全WIFI覆蓋。
“現有的平臺,使用率已達42%以上,解決了約15%的患者排隊問題。目前,醫院正在積極與社保廳聯系,希望能夠將醫保卡整合到線上,徹底實現在線醫保結算。”對此,蔡秀軍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