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呼吸科就遇到了一位因“縱隔膿腫”導致氣管爛穿兩個大洞的急重患者。
幸運的是,最終醫生們用兩臺風險極高的四級手術(最高難度等級)救回了患者。醫生們和窒息爭分奪秒,用一臺3分鐘的“限時”手術修堵住了氣管破口。
膿腫把氣管給爛出了兩個大洞
人活著就得呼吸,那如果氣管破了個大洞可真出大事了。
三個月前,在杭州下沙工作的42歲余某突然高燒不退,抗炎治療期間還出現了胸痛和氣急的癥狀。隨后胸部CT和氣管鏡檢查發現他得的并不是普通的感染,而是縱隔膿腫,而且這個膿腫還把氣管給爛穿了兩個大孔!
“空氣通過這個破口進入縱隔及皮下,患者全身就象是充了氣的皮球?v隔的膿液也可以通過這個破口進入氣管內,導致肺部感染不能控制。如此惡性循環,患者的狀況繼續急轉直下,已處于死亡邊緣。”接診的浙大邵逸夫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陳恩國主任醫師說,這樣的疾病患者死亡率很高。
Y型支架放置后氣管內情況
定做“人工氣管”堵住破口
縱隔膿腫可以手術切開引流,但“患者氣管的隆突附近有二個大破口,每個破口都有硬幣大小。”陳恩國說,這兩個破口非常棘手,正處于氣管的三岔路口,手術切除吻合很困難,且在急性感染期很容易再破。
怎么辦?最后醫生們按照患者氣管尺寸定做了專用的Y型覆膜支架。就是用記憶合金作框架,外面再覆一層膜,做一段Y型的“人工氣管”;然后把這段“人工氣管”放進去,堵住破口,等破口長好后再把“人工氣管”取出來。
爭分奪秒,這是一臺3—5分鐘的“限時”手術
“氣道介入治療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基本上所有的操作都屬于外科級別中難度最大的四類手術。”陳恩國解釋,氣道介入治療的部位往往在氣管下部,有一些操作時無法使用呼吸機,這期間氣管完全堵塞,患者無法呼吸,也就是說,需要醫生在3—5分鐘內完成,否則患者就會因長時間窒息而威脅生命。
氣管破口被堵住后,患者癥狀迅速改善,拔氣管插管、轉出重癥監護病房、拔縱隔引流管,術后十天患者便出院了。
愈合后,如何取出支架又是更大的挑戰
三個月后,原先氣管破口已基本愈合。但由于氣管支架的存在,余某每天都有咳嗽的癥狀,對生活質量還是有一定的影響。
“就像吃東西嗆到氣管里一樣,對人體而言,氣管支架畢竟是一個異物,人體會有本能反應,希望通過咳嗽把異物排出來。”陳恩國說,氣管支架原本主要用于食道腫瘤類患者,因為腫瘤壓迫氣管,患者呼吸困難,需要用氣管支架把通道“撐開”。
對腫瘤患者來說,兩害相比取其輕,輕度咳嗽遠比呼吸困難可以接受,氣管支架顯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所以基本不會考慮再取出。
但這次余某的病不同,他的氣管破口愈合后,氣管支架則成了負擔,所以如何取出又成了醫生們的難題。
取出的氣管支架及取出后的氣管情況
患者的完全信任對醫生很重要
手術時醫生也要“吃”射線
為了把破口堵得嚴實,支架必須有一定的張力,要緊緊地頂住氣管。三個月的時間,支架周圍一些肉芽組織的增生也使支架牢牢地與氣管貼在一起。取出后氣管破口是否真的愈合?取得過程會不會造成新的破口?支架取出過程會不會扭曲卡住氣管?一系列問題都擺在醫生面前。取支架的風險甚至比放置時的更大。
患者得知取支架的風險很高后,仍然堅持手術,并對醫生表示了最大的信任。“當時患者、家屬和我們說,他們做好了面對最壞情況的心理準備。”陳恩國說。
經過充分準備后,手術開始。置入硬鏡、清理支架周圍肉芽組織,硬鏡與鉗子配合把支架上端慢慢置入硬鏡內,用鉗子整個抓住支架,松動后連硬鏡一起退出。馬上重新氣管插管,氣管鏡吸引血性分泌物,這時大家終于松了一口氣,原先擔心的問題一個也沒有出現。
“氣道介入治療風險很大,我們醫生的壓力也很大。”陳恩國感概,氣道介入治療因為難度及風險大,且手術需要X光即時定位,手術醫生也會暴露在射線中,所以在國內能開展的醫院并不多。“患者的完全信任,每臺手術的成功對我們都是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