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啟動"全民營養周":浙江人鹽食用過多 水果量不夠
每年5月的第三周即為“全民營養周”(簡稱NNW),2016年的主題是“平衡膳食,營養健康”,口號為“健康中國,營養先行”。
5月13日,國家衛計委也剛剛發布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我們吃得達標嗎?怎么吃才健康?這些問題“新版膳食指南”都有答案。
5月16日下午,由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指導、浙江省營養學會、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浙江省臨床營養中心主辦、浙醫二院、濱江區疾控中心協辦的2016年全民營養周浙江啟動儀式在浙醫二院濱江院區舉行。
“新版指南”喊咱每天多喝一杯水
水果類推薦食用量略有下降
為了指導居民合理選擇食物,吃得營養、健康,我國自1989年就首次發布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之后結合中國人膳食和營養攝入情況,營養素需求和營養理論的知識更新,于1997年和2007年對其進行了兩次修訂。
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包括了一般人群(≥2歲)膳食指南和特殊人群膳食指南,除了保留“膳食寶塔”,還增加了“膳食餐盤”和“兒童膳食算盤”。
相比較2007版,鹽、大豆及堅果、禽獸肉、水產品、水果類的推薦食用量均有下降,但水的推薦飲用量由原來的1200毫升升至1500~1700毫升,相當于多喝一杯水。
值得注意的是,水果類推薦食用量略有下降。浙醫二院營養科張片紅主任提醒,“這只是一個推薦標準,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距離這個標準還有很大距離,每天吃水果的量不能少、只能多。”
浙江人鹽攝入比推薦量多了1/3以上
常吃外賣的“白領”最好點清淡食物!
“過去10年,浙江省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增長了6%以上,這跟老百姓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聯。”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特別提到,高血壓的患病和鹽的攝入密切相關,浙江人平均每天的鹽攝入量為9.7克左右,這比《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少于6克”的推薦量多了至少1/3。
其實,小習慣、小動作就能有效減少日常飲食中鹽的攝入量,比如:
家里做飯的時候,每道菜里在原來的基礎上少放一勺鹽;
對于只能外賣或吃食堂的白領,盡量選擇比較清淡的食物;
丁鋼強總結,健康的飲食要注意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多吃蔬菜、奶類、大豆等食物,最重要的就是在注重膳食平衡的同時,每天進行適量運動,以保持健康的體重。
所謂健康的體重,可以用BMI指數(又稱“身高體重”指數)衡量: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如果數值維持在18.5~24,則體重正常。
“小胖墩兒”和“豆芽菜兒”在孩子中占1/4
為什么吃齋念佛的和尚壽命比一般人短?
“慢病首先是一個醫學問題,同時也是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徐潤龍在啟動儀式上強調。
據了解,在我國2.6億已確診患有慢性病的人群中,大部分與營養不平衡有關,要么營養過剩,要么營養不良。學校當中,有兩種小孩引人注目,一種是“小胖墩兒”,另一種就是“豆芽菜兒”。現如今,這兩種小孩的比例占到了約1/4。
“舟山曾經對和尚做過一個調查,這一群體的壽命一般低于社會平均壽命。和尚是吃全素的,他們主要通過豆制品來補充蛋白質,一些脂溶性的維生素無法吸收,某些氨基酸也只存在與動物性食物中。”光吃素,“膳食”不平衡了,所以目前人們大力提倡的吃素,也要看身體情況而定,吃全素不一定就健康。
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夏時暢解釋,遺傳因素、醫療水平、環境等外部條件對健康和壽命的影響占到40%,剩下的60%則與個人生活方式尤其是飲食習慣相關。因此,“膳食平衡”四個字對每個人來說都意味深遠。
附: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關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