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形形色色的病人中,毛先生或許是最普通的一個?烧l也想不到,前不久他還躺在ICU的病床上不省人事,一度被認為“救不回來了”。15個科室的協同搶救,3個月,闖了N次鬼門關……毛先生踏上了他的重生之路。
5米高空落下一噸重物
他在鬼門關前徘徊3個月
毛先生今年四十歲出頭,是富陽一家造紙廠的主管。3月8日,他在廠里指導生產時,被從5米高空落下的一噸重的卷紙砸中后背,當場就不省人事。
毛先生(化名)被從5米高空落下的一噸重的卷紙砸中后背 (網絡配圖)
被送往當地醫院后,毛先生的傷情嚴重程度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氣:骨盆嚴重粉碎性骨折、失血性休克、肝腎挫裂傷、肺挫傷、多發肋骨骨折、雙側血胸、呼吸衰竭……只能靠呼吸機和大量的血管活性藥物維持著一絲生氣。
家人立即聯系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由于病人的情況不適合轉院,邵逸夫醫院派出了胸外科、ICU,放射科、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等多位專家組成的創傷快速反應小組趕往富陽。
經過邵逸夫醫院多位專家在當地醫院連續5天的搶救,毛先生的病情趨于平穩,在專家的陪護下轉入邵逸夫醫院3樓ICU。
全身浮腫,身上有褥瘡,肝腎功能衰竭,炎癥指標居高不下……不樂觀的醫學報告讓所有醫護人員都凝重起來。
ICU護士每天為他細心擦身,精心護理。為防止形成新的褥瘡,她們還自制水枕與水袋以減輕頭部和足跟的壓力。
浙醫邵逸夫醫院多學科綜合會診(供圖 浙醫邵逸夫醫院)
毛先生病情變化不斷,膽紅素一度持續性上升,使得他整個人鍍了一層灰黃色。邵逸夫醫院組織肝病感染科、血液科、腎內科、消化內科、超聲科等多學科討論,查閱文獻,尋找病因。經過近20天綜合治療,毛先生的黃疸逐漸消退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毛先生又出現過敏性休克等危急情況,醫護人員再次竭盡全力把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數次生死難關,毛先生都安然挺了過來。經過ICU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他轉入普通病房,并在6月20日出院回家。目前,毛先生的情況在一點點好起來,已經能通過助步器慢慢行走了。
連續12小時工作如陀螺
ICU里的守護者為生命護航
毛先生踏上重生的第一步,可以說是一個奇跡。而奇跡的誕生,離不開醫術高超、全力救治的醫生們,也離不開不眠不休悉心照料的護士們。
今天,見到來復查的毛先生,3樓ICU護士長宮小燕激動又欣慰。工作13年,看慣了生死離別,她早已不再是當初那個青澀懵懂,動不動就哭鼻子的小護士了。盡管如此,每次見到病人安然度過危險期,離開ICU的大門,她都會發自內心地為他們高興。
“病人進了ICU,可以說是一腳踩在人間,一腳踏在天堂,而我們就在這個結界上,拼命地把他們拉回來。”宮小燕說。
因為病情危重,住在ICU的病人需要24小時不間斷被照顧。和普通病房不同,ICU病人家屬是不能陪護的,只有每天半小時的探視時間,其余時間都要靠著護士照料。白天,一個護士負責兩個病人,晚上,則由一個護士負責3個病人。
從早上7點半交接工作開始,護士們就開始了連軸轉的一天。在12個小時里,檢查設備、觀察病人、監控各項生命體征、和醫生討論病情、喂藥、打針……這些項目繁雜瑣碎,但對病人來說,每一項都至關重要。
“病人進了ICU,可以說是一腳踩在人間,一腳踏在天堂,而我們就在這個結界上,拼命地把他們拉回來。”(供圖 浙醫邵逸夫醫院)
仿佛一只高速運轉的陀螺,ICU護士一旦進入工作時間就根本停不下來,忙的時候甚至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臟苦累,很多人給護士工作貼上這樣的標簽。普通人想象不到的事情,在她們看來卻稀松平常。病人腹瀉,她們一次又一次耐心地為病人擦身、清洗、噴保護粉。
“有時候病人一個晚上腹瀉十幾二十幾次,護士就要處理十幾二十幾次。”宮小燕說,光是在病床與病床之間來回走,微信計步就能過2萬。
ICU病人大部分處于半昏迷的狀態,長久臥床,又要忍受病痛的折磨,他們常常會因為難受而情緒焦躁,因此,發脾氣是常有的事。盡管一個不小心就會成為“出氣筒”,但ICU護士依然盡心盡責,無微不至。
最讓護士們頭疼的事,莫過于家屬的不理解,脾氣差的家屬甚至動不動就惡語相向。面對這些,宮小燕表示,護士們心態都不錯,遇到不理解的家屬,會一遍一遍地耐心解釋,“站在家屬的角度看這個問題,有時候也就釋然了。”
宮小燕說,在ICU工作有苦有樂,做好每一個環節的工作是ICU護士的責任,“最開心的就是看到像毛先生這樣的病人平安出了這道門,那我們做的一切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