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灰蒙蒙的霧霾天里,一個有關肺癌的國際學術會議“廣濟肺癌國際高峰論壇”在浙醫二院濱江院區召開。
參加這次會議的,有來自美國、德國和全國各地的20多位著名肺癌專家,其中有一位白春學教授,他是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復旦大學呼吸病研究所所長,同時也是中國肺癌防治聯盟主席,亞太呼吸學會科研委員會主席。
會議從上周五開始。白春學下午抵達杭州時,去接他的工作人員問他:開窗還是開空調?“不開窗,開空調!”白春學毫不猶豫地說。
會后,在接受錢江晚報記者采訪時,白春學表示,長期暴露在霧霾環境下,會大大增加患肺癌的風險,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由國際會議關注霧霾引出話題,本周,我們將重點關注杭州的霧霾,及霧霾的防范,今起推出第一篇,敬請關注。
顆粒越小危害越大
1.1微米以下顆粒可直達肺泡
從去年開始,長三角地區接二連三遭遇霧霾,上海跟杭州簡直是“難兄難弟”。
作為一位每天跟肺打交道的醫生,大概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霧霾天對肺的傷害。
這段時間,上海的天氣也不好,但是白春學出門也不戴口罩。
“我每天走路上班,走3.5公里天天吸霧霾。”他開玩笑說,戴個口罩人家覺得怪怪的,他沒這個習慣。不過,家里的空氣凈化器他沒有含糊,老早就裝了。
他告訴記者,人體的呼吸系統具備天然的防御保護系統,一些較大的污染物在經過鼻腔、咽喉時,會被阻擋在外,即便進入氣管,最終也會以痰液等形式被排泄出去。
而2.5微米以下的小顆粒,有可能直接進入肺部,進入細小的支氣管,甚至肺泡。
一張顆粒物對人體侵入情況的示意圖顯示,大于7微米的顆粒物可進入鼻腔,4.7~7微米顆粒物可到達咽喉,3.3~4.7微米顆粒物可到達主氣管,2.1~3.3微米顆粒物可到達支氣管,1.1~2.1微米顆粒物可到達氣管末端,0.65~1.1微米顆粒物可達到肺泡。
大家經常聽到的PM2.5,只是對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系小于2.5微米細顆粒的統稱。
“如果只是單純的霧霾,其實問題并不大,但關鍵是上面往往會攜帶大量病毒等致癌物質。”白春學說,所以霧霾才會引起如此的注意,因為它的造成的影響將是大面積的。
浙醫二院肺癌中心副主任、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丁禮仁解釋說,顆粒物的個頭越小,對應的數量濃度和體表面積就越大,就越有可能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質進入人體,所以污染物越小,對人體的健康危害越大。
霧霾導致的肺癌高發
7到10年才會顯現出來
最新出版的《北京市城區1998~2007年肺癌流行趨勢及病理特征分析》統計,北京城區肺癌發生率10年內持續走高,上升近四成,吸煙、空氣污染,室內裝修被認為是肺癌的主要元兇。
包括浙醫二院呼吸科副主任、博士生導師王凱在內的幾位肺癌專家也有這樣的擔心:環境因素導致的肺癌患者正在上升。
“我也遇到過很多這樣的病人,本人不抽煙,也沒有大量接觸二手煙,但得了肺癌。”王凱說,雖然目前國內沒有資料,但是國外很多研究已經證實了霧霾會大大增加患癌風險。
比如在加拿大,從一項進行了26年,對18.8萬人的監測來看,PM2.5每立方米增加10個微克,肺癌的患病率增加15%~27%,挪威、日本也有類似的研究。“目前中國每年新增80萬肺癌患者,估計到2025年將達到100萬人。”王凱說,環境因素誘發的肺癌無疑會進一步上升。
浙醫二院肺癌診治中心徐浩副主任給記者看了幾個數字:2013年,杭州霧霾天超過了210天,其中1月份空氣好的天數只有3天。
“那么暴露多久是個警戒值呢?幾年之后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呢?”作為一個不吸煙的人,記者很關心這個問題。但是,目前還沒有看到類似的研究成果。
王凱告訴記者,癌癥發生是個漫長的過程,他看到過一篇文章,認為霧霾和肺癌的高發會有一個滯后期,所以霧霾的影響可能要到7年、10年甚至更久之后才會顯現出來。
“但可以肯定的是,接觸時間越久、接觸量越大風險越大,相同的暴露條件下,老年人的風險會更大。”王凱說。
連續抽煙20年
肺癌風險增加10~20倍
臟空氣引起的呼吸不適,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鼻炎、咳嗽、哮喘……但是說到肺癌,幾位專家提醒,在中國,肺癌發生的首要因素還是吸煙。
“中國有3個第一:煙民數量、煙草產量、煙草銷量都是世界第一,中國煙民有3.5億,比美國總人口還多。”白春學說,他遇到很多肺癌病人,都是吸煙吸出來的。
拿到片子一看,問病人“你起碼吸了二十幾年了吧”,病人總是很詫異。其實,醫生都知道,吸煙會破壞肺泡,健康人的肺泡數量在6億個左右,長期吸煙的人肺泡數量大大減少,有些甚至不足1億個。
說到這里,白春學問在場的幾位記者:你們幾位有抽煙的么?如果有趕緊戒了!
“一天一包煙,連續抽20年,患肺癌的風險就會增加10~20倍。”
他說,戒煙也能大大降低患慢阻肺、缺血性心肌病的風險,目前中國每年就有120多萬人死于慢阻肺。
他還告訴記者,在他所工作的上海中山醫院,是不招吸煙的人的。
40歲以上中老年人
最好每年做低劑量CT篩查
肺癌早期沒有任何癥狀,有2/3的患者確診時已沒有手術機會了。
“在美國和日本,肺癌的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21%,而在中國,2000年時只有8%,最近雖然有提高,但也只有15.6%。”在白春學看來,這跟早期診斷不足有很大關系。
在美國等發達國家,醫生建議55歲以上的人最好每年做一次篩查,但是考慮到中國的環境,白春學認為,在中國這個年齡應該提前到40歲。今年8月,亞太呼吸學會在香港開會,白春學提出這個建議,也得到了來自日本等其他國家專家的認可。
現在很多體檢套餐,常規做的是胸片,而不是CT。王凱說,如果是篩查肺癌,胸片可能會有漏診。美國曾做過一項調查,兩組病人,一組用胸片篩查,另一組是CT篩查,結果發現胸片組有20%的病人被漏診。
對這一點,王凱很有感觸。前些年,浙二員工體檢,一些老員工改做CT,結果那年有多人查出了原發肺癌,幸虧早期發現做了切除手術。
“做個CT才250元錢,外面吃頓飯都不夠,但可能是救命的!”所以,王凱強烈建議,40歲以上,尤其是有吸煙史、家族史、長期霧霾接觸史的,最好每年能做一次低劑量CT。
浙二體檢中心的一份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3年,體檢CT檢查中,肺磨玻璃結節的檢出率一年比一年高,2013年達到了3.27%,王凱也告訴記者,他的門診中,有1/2的病人是來看結節的。
按照以往的診治指南,如果結節小于4毫米的,病人也沒有諸如吸煙史等危險因素,隨訪一年之后沒有變化,就不再繼續隨訪;但是現在的觀點越來越認為,這樣的病人也應該每年隨訪,國際肺結節診治指南已做了修改,參加了中國肺結節診治指南制定的王凱主任告訴記者,中國的指南也作了相應的修改,建議這樣的病人定期隨訪。
今年11月,浙二濱江院區肺癌診治中心將開設肺結節和肺部陰影專科門診,這個門診將采用多學科診斷的模式,聯合胸外科、放療科、超聲科、病理科等多個學科醫生,為病人制定規范、個體化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