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癥不干預,記憶力、社會功能每年下滑速度約15%
浙江在線健康網10月24日訊(見習記者 翁含露 通訊員 王家鈴 周素琴)“如果人可以倒著活,可以少犯一半以上的錯誤。”這是電影《本杰明·巴頓奇事》中非常經典的一句話。但對于很多阿爾茨海默癥(俗稱“老年癡呆癥”)患者來說,他們也在“倒著活”——越活越像個嬰兒,大小便無法自理、記憶不斷下降,生活何處不是個大大的錯誤?
數據統計,中國目前有老年人口2.12億,老年癡呆癥患病率達5%左右,人數超過1000萬,其中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約600萬,給社會造成了嚴重的負擔,形勢非常嚴峻。
10月21日,亞洲抗癡呆學會第十屆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杭州舉行,中外專家齊聚杭州探討關于老年癡呆癥的預防措施和治療手段。
65歲是老年癡呆癥分水嶺
7大風險因素,你占了幾個?
不可避免的是年齡這個相關因素——歲數越大,老年癡呆癥的發病率越高,幾乎80歲以上的人中,3個里面就有1個是老年癡呆癥。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于欣教授說,65歲是一個分水嶺,65歲之前的老年癡呆癥又被稱為“早老性癡呆”,比例不多,往往和家族性遺傳有關,占所有診斷的老年癡呆癥的5%。
絕大部分人在65歲之后,年齡每增加5歲,發病率就增加一倍,而到了85歲以上,就大概有40%老年人有老年癡呆癥的臨床表現。他們中的部分人,與自身攜帶的APOE4基因有一定聯系,如果攜帶有2個APOE4等位基因,患老年癡呆的風險就會增加37%。
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于欣教授
不過,美國老年精神學會還發布了七大老年癡呆癥的風險因素,去除這些因素,不但可以降低基因帶來風險,還可以有效延緩老年癡呆癥的發生時間和進程,它們分別是:
中年肥胖、糖尿病、中年高血壓、抑郁癥、吸煙、鍛煉少、低教育水平
“有說法稱吸煙可以防癡呆,但國際學術界已經非常肯定,吸煙是老年癡呆癥重要的風險因素之一。還有一點,腦子是不會累垮的,腦子越不用才容易垮。”
說到慢性病與老年癡呆癥的關系,此次大會的組委會主席、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精神衛生科陳煒主任告訴浙江在線記者,目前有研究表明,血管硬化能夠導致β淀粉樣蛋白在大腦的沉積,β淀粉樣蛋白是導致癡呆最主要的病理機制,這個成分沉積一多,大腦里面“老年斑”就多了。
這樣說來,預防心腦血管病變的意義就更重大了,因為你可能也正在預防老年癡呆癥的發生!
對于老年癡呆,吃藥到底管不管用?
兩位專家一致表示,早診斷、早干預對于延緩老年癡呆癥意義重大,但現實情況卻不甚理想。首都北京在這方面做得相對較好,10年前北京輕度老年癡呆癥患者中只有10%會去醫院看病,重度癡呆為30%~40%,現在的比例翻了一番到兩番,但依舊不夠理想。
“一方面與疾病檢出水平的提高分不開,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健康素養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不少患者到醫院時往往已經發展到中度以上癡呆了,這時候干預效果就不是特別好了。
于欣教授有位患者,2000年在老伴的陪同下到醫院看病,當時被診斷為老年癡呆癥早期,開始吃藥干預,到了2014年還可以說話、交流,能自己穿衣服、大小便,還能跳廣場舞。要知道,當時和他同期被診斷為癡呆早期的患者,現在要么已經去世,要么情況已經嚴重到無計可施的地步。
“多有一年的獨立生活,對家人來說都是很大的安慰和幫助。”一個普遍的觀念是,吃藥是用來治病的,但目前針對老年癡呆癥的藥物只能用來延緩疾病進展,而且對晚期效果不大。
一般來說,老年癡呆癥如果不加以干預和控制,患者的記憶力和社會功能會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下滑。
老年人記憶下降就是老年癡呆癥嗎?
早診斷、早干預的基礎是早發現,但對家人來說,怎么發現老人有癡呆的跡象呢?
1.記憶下降。上了年紀出現記憶下降,似乎再正常不過,記憶功能減退、死記硬背功夫不比從前……其實,“近記憶下降”才是老年癡呆癥的重要特征,以前發生的事情還記得,新發生的事不容易記得或記錯。
比如,看起來講得頭頭是道,但講的內容可能是虛構的(根本沒有發生過),或者是錯誤的(明明不是今天做的卻說是今天做的)。
2.精神行為變化。變得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做什么事都比較被動,對他人不太關心,甚至莫名其妙地發脾氣,生物鐘顛倒等。
3.大腦功能下降。不能同時做好兩件事,因為大腦儲備功能下降,無法很好地執行多目標、多任務的操作。
4.社會功能下降。交際能力變差,和周圍的人和環境漸漸脫節。
值得提醒的是,以上這些變化往往比較細微,如果不重視就不容易發現。陳煒主任提醒,不要以為生活功能沒有喪失就不是老年癡呆,很可能認知功能已經有缺陷了。
跳跳廣場舞,養成睡午覺的習慣,或許是不錯的預防辦法!
前文提到,心腦血管等慢性病和老年癡呆癥有關,那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方法也同樣適用于預防癡呆。因此,控制飲食、增強鍛煉又被提上“老年健康課堂”的日程。
1.運動
除了膳食平衡,怎么運動很關鍵,光散散步、肌肉拉伸可不行。于欣教授指出,老年人運動最好在中等強度以上,要出現心跳加快、出汗,做有氧運動。其中,手眼配合的運動比較提倡。
一般來說,時間控制在每天45分鐘左右,一星期至少有5天鍛煉。如果一個人堅持不了,可以嘗試廣場舞或者太極拳等集體運動。“雖然強度不是很大,但大家可以相互監督。”
香港一項研究證實,太極拳運動是全身性鍛煉,且在手眼配合、呼吸調節方面有明顯優勢,確實可以改善認知下降,延緩老年癡呆癥的發生。
2.記憶訓練
除了身體運動,別忘了“大腦運動”。一天中做了什么事,每天晚上可以回憶一下說給家人聽,也可以到醫院做專門的記憶訓練?赡茉诮窈,記憶體檢還會被納入老年人的健康體檢項目中,并且逐漸開展社區老年癡呆癥篩查。
3.睡眠
午睡之后,短期內人的記憶力大約可提高76%。反過來,睡眠不好的人大腦里“垃圾”比較多,其中就有β淀粉樣蛋白。從2011年開始,與睡眠相關的老年癡呆癥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最頂尖的科學雜志上。從現在起,老年人不妨養成睡午覺的好習慣,保證充足的高質量睡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