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新風向,浙江省健康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春天和突破,其中也涌現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前沿的、新興的企業。
近日,2016浙江國際健康產業峰會在浙江義烏召開。浙報傳媒新聞直播間也邀請到了來自健康管理、醫健投資、醫院管理、社會辦醫、醫療信息化等各屆大咖,一起與大家暢談:隨著浙江省健康產業的升級,浙江的健康產業將走向哪里?下一步將布局何方?
訪談嘉賓:明天國際企業機構總經理潘仁進;仙居縣人民醫院院長張文明;仙居縣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龔永進
“互聯網+”熱風勁吹,傳統醫療行業也站到了風口上。借助互聯網連接、智能的特性,移動醫療應用、互聯網醫院等各種形態層出不窮。不少傳統醫療機構順勢而為,進行服務的轉型升級。其中,就有明天國際的身影。
自從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拍下第一張X光片,醫生自此得以洞察人體內單靠肉眼所無法看到的器官變化。醫用膠片也由此進入醫用領域,用于記錄放射影像。但隨著整個時代都跨入數字化,移動互聯網絡無處不在,傳統醫用膠片就變得不再順應時代發展了。
潘仁進心里有一串清晰的數字,我國一年要使用近8億張膠片,近150億元人民幣的醫療費用。無膠片化不僅可以解決傳統醫用膠片的污染問題,同時節省大量醫療經費,受惠的是全體百姓。
“以互聯網為紐帶的世界,就像一個高速旋轉的離心機,將不屬于互聯網的人和事物,拋甩到生態邊緣。你要么順應,要么被淘汰!你的選擇就是沒有選擇!”2015年7月,明天國際發起了臨床服務的無膠片化運動。
目前,“無膠片化醫院”已經在浙江省蘭溪、仙居等地的醫院開展試點,構建了基于互聯網、云存儲、移動應用的全新的病人影像服務流程。病人就醫掛號或特檢登記時生成一個設別身份的二維碼,只要通過微信等工具掃描二維碼,病人及家屬即可自己瀏覽和下載電子膠片和報告。
仙居縣人民醫院院長張文明表示,作為“無膠片化醫院”,這樣的操作,不僅讓老百姓就醫流程更順暢、更實惠,也釋放了醫生壓力,同時有利于醫院環境的建設。
隨著“互聯網+醫療”新模式的推進,越來越多的用戶接受無膠片化服務模式,“牛皮袋+醫用膠片”被“移動端+電子膠片”所取代,病人的檢查資料可以隨時隨地在自己手機上瀏覽和下載。
人們都曾有過美好的想象——手機中藏著一本屬于你的“健康護照”,從小到大的患病就醫經歷都一一記錄在案,醫生不需要重復問你的既往病史,甚至可以進行精確的遠程診斷,F在,這樣的愿望正在一點點實現。
明天國際建立了“全網云”醫療服務平臺,正是以臨床信息共享、病人服務、移動醫療和互聯網醫療為主題的醫療信息服務共享平臺,可大幅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和病人的就醫體驗。
“醫學影像的共享是醫療機構的短板。患者往往需要拿著膠片奔波尋醫,醫患之間缺乏更直接高效和全面的溝通。‘全網云’醫療云服務平臺推出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為醫院提供全面的影像資料云存儲服務。上級醫療單位的影像專家在獲得授權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全網云影像平臺,方便瀏覽病人影像并及時提供會診服務。”
對于未來,潘仁進表示,“全網云”還將突破多省市深度合作,助力醫療機構實現數字化、網絡化、無邊界化,提高診療效率,并滿足醫院遠程會診、雙向轉診、患者網絡問診等一系列綜合醫療應用需求。
“現有在建的分級診療體系都具有系統地域性,而老百姓的健康服務需求是無邊界的。我們必須打造一個更加廣域方便的個人醫療信息交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