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杭州市中醫院老年病房住著的135位老人就陸續收到了這種特殊的水餃,雖然吃著是白菜鮮肉餡,但餃子皮里卻暗藏玄機,加了兩味中藥:茯苓和山藥,健脾養胃。
老人家們吃著樂呵,連帶著“中藥水餃”也火了一把,不少人都對這種“養生水餃”好奇不已。中藥加到水餃里真的好吃嗎?適合什么樣的人吃呢?
杭州市名中醫、杭州市中醫院副院長詹強主任醫師告訴記者,俗話說好吃不如餃子,可見大家對水餃的喜愛。眼看2017新年將近,醫院里住著的不少老人都有過節吃餃子的習慣,所以醫院就想著給老人們送點熱乎的水餃吃。因為大多老人腸胃功能都不好,所以就在餃子里做了點“小手腳”。
雖然鮮有聽到“中藥水餃”,但其實餃子最早就是味中藥。平時,大家在做餃子時不妨加點中藥材,不影響口感還養生。
典故:
餃子最早起源是“中藥餃子”
要說起餃子最早是中藥,還要追溯到東漢末年,當時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時任長沙太守的張仲景,一邊做官一邊訪病施藥,坐堂行醫。在一次返鄉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他便讓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只“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就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就是現在的“餃子”或“扁食”。人們為了不忘“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冬至日到來時必吃餃子,而這個傳統習俗漸漸地就被沿襲至今。
回憶:
有餃子才是過年
“很好吃,也很溫暖。”劉老今年已90歲高齡,近日因血壓和血糖都不穩就住到了老年病房。劉老說,他是山東人,對他來說有餃子才是過年。本想著今年元旦要在醫院過了,內心還有些失落,沒想到醫院就給大家送來了餃子。
作為一名老軍人,白菜鮮肉的味道,讓劉老想起了年輕時參加解放戰爭的日子。“當年沒這么好條件,只有逢年過節才有這白菜鮮肉的餃子可以吃,吃上一碗就能開心好幾天。”
與劉老有同樣感受的,還有翁爺爺和他的老伴兒,他倆今年分別86歲和85歲高壽了,因為有心臟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而住院。這兩天,翁爺爺正愁老伴兒胃口不好,醫護就貼心送來了餃子。
“陸陸續續與市中醫院已經結緣近5年了,和科室里的醫生護士都很熟,他們就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樣,有時候兒子有事不能趕過來,都是科室里的小伙子幫我的。”翁爺爺說,沒想到還有養生水餃吃。
養生:
不同體質可加不同藥材,加法也不同
詹強醫師告訴浙江在線記者,張仲景“祛寒嬌耳湯”是最早的“中藥餃子”,現在根據不同人的不同體質,就可往里面添加不同的藥材,且藥材的加法也是不同的。作為一名出身中醫世家的中醫,他從小就對藥膳養生有獨特見解,為此還出版了《中藥做的家常菜》,很受老百姓歡喜。
考慮到像劉老這樣的老人家腸胃功能不好,詹強就讓廚房師傅往餃子皮里加了茯苓和山藥,茯苓可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山藥可益腎氣、健脾胃、潤毛皮。
需特別注意的是,茯苓和山藥都需要磨成粉,然后加到面粉里做成餃子皮。如果只是單純地把粉裹在餡兒里,不利于吸收。一般情況下,500g面粉加10~15克的中藥粉就夠了。
對于陰虛的人,可以買些麥冬,打碎后加到餃子餡里面,有生津解渴、潤肺止咳之效;對陽虛的人,平時比較怕冷,則可買些杜仲、巴戟天、黃芪,熬制10~15分鐘,然后把湯汁和入面粉中做餃子皮,可補虛回陽。
“當然,這養生水餃不是藥,想要有養生效果,貴在堅持。”詹強醫師說,中藥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苦”,但其實只要用得巧,藥膳就能又好吃又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