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中東部地區自北向南迎來春節以來最大范圍的雨雪和大風降溫天氣。早前浙江省氣象臺就預計,2月9日早晨浙西北山區最低溫度-2℃到-4℃,且有冰凍,沿海地區2℃~4℃,其它地區0℃左右,局部有薄冰。
本周日前的杭州天氣
說好的“初春陽氣漸生,氣候日趨暖和,人們逐漸去棉衣穿單衣”咧?別期待太早,冬春交替,陰寒未盡,但人體皮膚肌肉卻已變得相對疏松,對風寒之邪的抵抗力會有所減弱,所以“春捂”還是必要的!
浙江醫院中醫內科孟曉翠中醫師說,“春捂”是穿衣方面的養生原則,由古人根據春季的氣候變化特點提出,但關鍵在于“保暖適當”,“捂”過了頭同樣對健康不利。“尤其是對于孩子,如果一下子穿太多,寶寶就會出汗,出汗后驟減衣服很容易受涼感冒,以后也更不容易適應寒冷刺激,抵抗力下降。”
春捂的重點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預防寒氣損傷督脈,減少感冒幾率;腹部保暖有助于預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瀉。此外,“寒從腳下起”,腳下神經末梢豐富、敏感,做好足部保暖才能使身體真正地暖和起來。
所謂衣食住行,“春捂”只是第一步,飲食、居住、運動上如何應對這濕寒天氣?還請孟曉翠醫生為我們“指點迷津”:
春季飲食宜少酸、多甜
“一年之計在于春”,萬物生發之始,因此中醫理論中春季養生得“扶助陽氣”,又要避免傷及脾胃。五行之中肝屬木、味為酸,脾屬土、味為甘,但木勝于土(肝木太過會克傷脾土),所以春季飲食應少吃酸味,適當多吃些甜食,以養脾臟之氣。
“燥寒凍肉,濕寒入骨”,飲食調養健脾胃的同時也要注意除濕,像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薺菜、春筍、山藥、藕、芋頭、蘿卜、荸薺、甘蔗等都是上佳選擇。
預防傳染病,居室內要及時除塵通風
這波強冷空氣過后,就該是“春風送暖”了。很快,致病的細菌、病毒隨之而來,小心流腦、麻疹、腮腺炎等傳染病哦!
孟曉翠醫生說,雖然這些傳染病的發生和細菌、病毒感染有關,但感染后發病與否,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的體質和起居調養。然而體質并非一朝一夕能改變,起居調養可從身邊做起——最簡單的就是在居室內及時除塵通風,減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的存活和繁殖。
早春之日,肝氣上升之時,不宜劇烈運動
也不要總“宅”在家里,適當去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強抵抗力。
如果要在戶外活動,要謹慎做過于激烈的運動。因為早春之日,正是肝氣和緩上升之時,劇烈運動會因體內能量(俗稱“中氣”)消耗太過而失去對肝氣的控制,導致肝氣“泄露”過快而出現發熱、上火等癥狀。
孟曉翠醫生建議,早春時節宜做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極拳等相對輕松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