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更年期關懷日”,也是“國際絕經日”,是關注女性經期及更年期健康狀況的主題日。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到2030年,全世界會有12億以上更年期婦女,我國會有超過2.1億。市中心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愛慕介紹,工作壓力大、過度節食減肥、經常熬夜等生活習慣,導致前來門診的40歲左右絕經女性比例比過去高了。
一些女性40歲出頭就絕經
市中心醫院設有更年期專科門診。今年5月,19歲的女學生小月(化名)前來就診。當時正處在高考沖刺階段的小月,整天沒精打采,3個多月都沒來“大姨媽”。經檢查,小月因長期壓力大,內分泌失調,雌激素水平低,再加上過度減肥,經常熬夜,造成閉經。
據介紹,月經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宮內膜后形成的,大腦是控制激素分泌的“指揮部”,情緒異常、長期精神壓抑,或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創傷,都可能導致閉經。部分閉經經過一定的治療可以恢復,但長期的閉經對卵巢也會產生損害。
張愛慕介紹,正常情況下,絕經多見于45~55歲之間的女性,此時卵巢功能自然衰退,“大姨媽”光榮退休。然而,遺傳因素、工作壓力大,過度節食減肥、經常熬夜、人流次數過多等,都可能造成卵巢正常功能損傷、提早衰退。“目前看來,四十歲左右絕經的女性比例確實比以前高了。一些40歲出頭的人來看門診,都不相信自己已經絕經了。”
更年期激素應“缺多少補多少”
在門診中,張愛慕發現,不少中年女性對更年期的態度是能拖就拖,也有人在更年期癥狀出現五六年后才就診。一些人認為,更年期是正常生理階段,胡亂服用藥物反而會打破這種自然規律。也有人把雌激素當作重返青春的靈丹妙藥,自行購買、服用,試圖延遲或緩解更年期不適癥狀。
張愛慕說,應付更年期各種癥狀最有效、最全面的辦法,就是盡早補充雌激素。但是不能亂補、瞎補,最好遵醫囑“缺多少補多少”。張愛慕說,不建議60歲后才補充激素,“雌激素補充要盡早,這樣才能防止雌激素缺乏導致的骨質疏松、骨折等癥狀,才可以讓雌激素給人體特別是心血管和骨骼帶來最大益處。哈士蟆、蜂王漿這些富有雌激素的食品建議不要亂吃。”
男性也可能有“更年期”
不少人以為更年期是女性的專利,其實,當雄性激素下降時,男性也會受更年期困擾。相關資料顯示,更年期患者中,男女比例約為1:20,男性進入更年期的時間要比女性晚5~10年。
溫醫大附一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沈飛霞介紹,工作及家庭壓力大,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都可能促使男性激素水平發生變化。隨著年齡增長,男性的雄性激素水平也會下降。但是否會出現更年期癥狀與個人體質有關。
相比女性的雌激素明顯減少,雄性激素是逐漸下降的,癥狀比較隱匿。男性更年期多出現在60歲左右,表現是焦慮、脾氣改變、生理功能減退等癥狀。沈飛霞提醒,出現這些癥狀要及時就醫,嚴重的會引發器質性病變,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