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49歲的潘勝忠穿著迷彩服,佩戴河長胸牌,開始一天的巡河工作。潘勝忠已經做了五年的群眾河長,每天他都要巡河將近20公里,1800多天風雨無阻,察看河水有無變化,并用隨身攜帶的相機拍下岸邊的排污口,違章建筑,做好巡查記錄。
“如果可以,我想一直干下去,直到我老的干不動了……”作為家里的頂梁柱,他領著微薄的工資,家人勸他不要折騰,他卻說,自己對瞿溪河已經有了感情,放不下了。
護水5年昔日黑臭河恢復生機
瞿溪河是溫州著名的溫瑞塘河的主要源頭之一,是與當地人生活密切相關的“母親河”。但是由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當地制革業的發展,兩岸的制革廠制鞋廠將污水直排入河中,瞿溪河一度飽受污染,從“母親河”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黑臭河”。
1999年“9·4”特大洪災期間,由于河道缺乏治理,溫州當時的排洪能力十分有限,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也在潘勝忠心里留下了一個心結。
“99年洪水的時候,瞿溪街道就有21個人喪生。當時我也在河邊,眼看著一個人從上游被沖下來,在他馬上要被河水淹沒的時候,我一把抓住他,救了上來。”潘勝忠告訴浙江在線記者,“我當時就在思考,如果河里沒有這么多淤泥和垃圾,情況是不是會好一些。”
2009年11月,作為溫州地區的第一個試點,44歲的潘勝忠與另外三位村民在群眾推選和街道批準后帶上了“群眾河長”的胸牌,成為瞿溪街道的第一批民間河長。
小到勸阻村民傾倒垃圾入河,大到監督企業偷排,潘勝忠都盡職盡責,就這樣開始了他的護水5年。近幾年瞿溪河在大家的呵護下,慢慢恢復生機。
巡查36公里源于“對母親河的感情”
當時群眾河長的工資只有800塊一個月,加上繁重的任務讓其他三位河長都打起了退堂鼓。潘勝忠咬咬牙一人承擔下了轄區內瞿溪河,還有雄溪,任橋河等轄區的河道管理任務。轄區內河道總長9.6公里,一個來回就是18公里,一天巡視兩趟,也就是說潘河長一天要騎車36公里,潘盛忠一人獨自堅持了整整兩年。
與當年許多溫州人一樣,年輕時的潘勝忠也有自己的皮鞋夢,從十幾歲起,他就進入了溫州當地一家鞋廠做學徒,學成之后在溫州辦了鞋廠,后來因為經營得當還在武漢開了鞋店。但據潘勝忠說,生意大起來了以后兩頭難以兼顧,加上市場不景氣,落葉歸根,潘勝忠總是忘不了故鄉的山水,便回到故鄉開了個游泳池。
回到瞿溪后,他發現因為溫州制鞋業的發展,甌海大部分的河道都被嚴重污染,潘勝忠感到十分痛心。街道看到老潘做事認真、為人可靠,便把他推舉為河長,沒想到這一干就是5年。
當問及是怎么堅持下來的,潘河長說的最多的就是“對河有感情”。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甌海區河流眾多,河水清澈。當地人一直視瞿溪河為母親河,這里也一直是潘勝忠兒時的游樂場。
“小時候每年夏天,放學就先脫了衣服褲子攤在河邊的巖石上,然后下河游泳戲水,捉魚抓螃蟹。”潘盛忠說,“我是喝著這條河的水,在這條河里長大的,沒有人比我更了解瞿溪河了。”
從反對到支持1800多個日日夜夜終獲理解
潘河長告訴記者,做這個工作一開始妻子并不理解。在妻子眼里,潘勝忠很是固執,剛開始她并不支持丈夫做這份工資微薄還很辛苦的工作,年年勸都沒用,后來看到丈夫那么堅持并熱愛,也漸漸接受了。
“當年開鞋廠的時候,九十年代,基本上月入過萬沒問題,家人都不理解,為什么要回來拿800塊錢的工資做河長。”潘勝忠喜滋滋地說,兒女倒是挺支持,“兒女看到我干一行愛一行,這么多年都堅持下來了,要以我為榜樣,說我做事有恒心。”
如今,潘勝忠已被收入“編制“內,成為了當地河道中隊的一名協管員。街道也撥款購買了兩輛四輪電瓶車用于巡邏,至少不用巡邏的時候直接風吹日曬。
問起將來的打算,潘勝忠告訴記者,“我對瞿溪有著很深的感情,如果街道不嫌棄,這個活我會一直干下去。因為,護河,已成了老潘生活中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