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期間,外出旅行是很多家庭的選擇,然而旅游途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旅游病”纏上,敗壞了游覽的興致。
腹瀉是外出旅游的最常見疾病,“旅游者腹瀉”多由傳染性微生物引起,包括各種細菌、病毒等。此外也有少數旅行者的腹瀉是由于壓力、時差、飲食改變等其他原因誘發。另外,乘飛機或坐車時間過長、疲于奔波、缺少睡眠和水土不服等都會成為疾病的誘發因素,感冒、中暑、心腦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也是出游最常見的疾病。此外,黃金周期間很多人選擇自駕游,自駕游的人除了注意行車安全外,駕駛者還要防止長時間駕車引發的各種病痛。如腰肌勞損、頸椎病、下肢腫脹、視覺疲勞綜合征、前列腺疾病等。
專家建議,外出旅游應特別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不喝生水,盡量不要在路邊小攤吃東西,要少吃乳制品,不生吃蔬菜、海鮮、肉類。不要飲用冰啤酒、冰水和冷水,以防發生腹瀉。出行前可適當服用維生素b6和止瀉藥,以防吐和瀉。
自備一些常用藥物,如各種感冒藥、止瀉藥、止血藥、解熱鎮痛藥、消化藥、外用藥以及眼藥水、滴鼻液、體溫計、創可貼等;注意增減衣服。到與居住地氣候差異較大的地區,要注意增減衣服防感冒。
不少自駕游者連續駕車時間長達12小時以上,自駕游中每次駕車的時間不宜超過兩小時,每天駕車不能超過8小時,因此最好結伴而行,交替開車保證充足的精力。長時間坐在車里,可能出現下肢腫脹,醫學上稱為“旅行者水腫”。因此,不僅司機要注意休息,其他乘車人也應常變換體位,也可用手從上往下進行下肢按摩,幫助血液回流。建議司機駕車時臀部盡量靠緊椅背,上身挺直,雙肩放松,膝蓋略屈高于臀部,這些都是有利于脊椎的駕駛姿勢。每駕駛一小時至兩小時,應停車適當活動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