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充電方式主要分為兩種。
一種是電磁感應原理,沒錯,就是初中物理學的電磁感應,原理很簡單,可是依靠這個原理進行無線充電,實現起來卻是近些年的事情,手機如 lumia 920 2012 年才把這個技術正式引入手機界。它就是利用這個原理來實現無線充電的,但是這個方法有最大缺點就是因為電磁耦合的關系對無線充電的要求較為嚴格,需要考慮兩個線圈有沒有對準,兩個線圈之間的距離等等。雖然有這么多缺點,但是目前來說取得較大進步和成就卻是這個方面,還制訂了 QI 標準。電動汽車方面,目前實現了無線充電的反而不是廣為人知的特斯拉,美國 Evatran 公司利用這個原理為 2014 款日產 NISSAN 聆風提供了無線充電設備。
另一種就是磁共振的原理了。簡單的說就是接受線圈和發射線圈處于一個相同的共振頻率來傳輸能量,這種方法有缺點也有優點,先說優點,優點就是無需最準,且理論上線圈距離可以很大(實際到目前為止國內最牛的東南大學研制成功的最大是 50cm 級別),缺點就是需要對頻率進行保護。其實對比就知道磁共振其實更加適合用于汽車充電,國內外對于這一塊也是積極的在研究。東南大學是目前國內在這方面做的最成功,國外的話已經用于商用的有 WiTricity 公司研制的 WIT-3300。
其實目前來說汽車無線充電剛剛起步,就實用方面來說還不強,我覺得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造價昂貴。Evatran 的 plugless 售價基本上是有線充電的 5~6 倍左右,而且目前無線充電也只比有線充電少了一個插電源的步驟,而且雷電交加的天氣應該也不會有人去充電吧= =這么一對比其實無線充電要走的路還有很長。2、缺少行業標準。這個簡單,剛起步,每個公司做的都不一樣,總不能一輛汽車配一個專門的無線充電器吧,那和有線充電的區別就不大了,要實現一個充電器可以給多輛汽車充電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3、需要消除人們對于電磁輻射的恐慌心理,F在有很多人相信手機輻射致癌,那看到這么大的電磁裝置還不嚇死= =
雖然無線充電任重道遠,但是我相當看好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