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論壇時,常會看到一類讓人哭笑不得的評論:「人家做什么說什么是人家的自由,用得著你評論么?」——通常會被原封不動地復制一遍,請他自用。
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看不見自己也一樣。用一句時髦的話形容這種行為:當你用一個手指指責別人的時候,別忘了,剩下的三根手指指向的是自己。
在心理咨詢中,對談話「內容」的理解只是一方面,對談話「過程」的分析其實更加重要。所謂「過程」,就是內容之外,互動中真實發生的動作。比如一個人挑事之前先申明:「我不是挑事啊」。但是從過程來看,他很可能就是在挑事。
有意思的是,如果是對一個人很重要的事情,常常能在「內容」和「過程」中,看到一種奇妙的互文關系。——就像文章開頭的例子,指責他人的時候,常常會發現自己身上也有對方的影子。來訪者向心理咨詢師求助時,常常是一邊在說著一件事,一邊又用實際的身段,將問題原原本本地展現出來,并且把咨詢師也卷入到里面。有時,咨詢師會因為缺乏對過程的覺知,變成對方問題模式的一個組成部分。
舉一些生活中常常聽到的,這種互文關系的例子如下:
1,「你這個人怎么這么固執?」
2,「我最討厭你們這種隨便 judge 別人的人了。」
3,「我最大的問題在于不能接納真實的自我。」
4,「你能幫助我擺脫這種對人的依賴嗎?」
5,「我承認,不能信任別人是我的問題,我會想辦法改。」
6,「你吼什么吼!!」
7,「每次身不由己地就那樣了,該怎么辦?」
8,「別緊張!別緊張!別緊張!別緊張!……」
9,「我不喜歡我這副自卑的樣子。」
10,「每次他都看不到自己的問題,總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
……
見眾生易,見自己難。我們都不愿在自己身上發現自己害怕的那些東西。
前兩年大熱的日劇《Legal High》,塑造了一位非常賤格的律師古美門,他在跟一位滿懷博愛,一心希望陽光普照的律師對決時,說:「你說人都是愚蠢的,深有同感。所有人都愚蠢、丑陋、卑鄙……底層的渣滓,這才是我們人類。」
所以,所以才應該引導……
「你錯了,先放下你的身段。看清你自己,你也是一個底層的丑陋的渣滓。」
古美門一早就知道自己也是那樣一個渣滓,所以古美門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