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杭州的最低溫度接近10℃。天一冷,不少人喜歡泡個腳再睡覺。泡腳具有疏經通絡、活血化瘀等功效,深受“養生黨”的青睞。但醫生提醒,泡腳有講究,泡得好事半功倍,泡得不好會泡出其他問題。
泡腳泡出冬季瘙癢癥
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這個月已接診10多例
“泡腳簡單經濟又實用,但從皮膚科來講,腳是不能天天泡的。”浙江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潘衛利主任醫師說,從上個月月底開始,他已碰到了十幾例乏脂性濕疹患者,都是泡腳泡出來的,嚴重的兩條小腿上長滿了紅丘疹,奇癢無比。
潘主任說,乏脂性濕疹又稱冬季瘙癢癥、裂紋性濕疹,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皮膚表面水分脫失,皮脂分泌減少所致。早期主要表現為皮膚脫屑(褲子一脫,很多白色的皮屑就掉下來了)、皮膚很干。許多人以為是皮膚缺水,泡泡腳,或者多洗洗可以補水。于是就每天泡,一泡就是三四十分鐘,甚至1小時,結果適得其反,皮膚越來越干。漸漸地,就出現了瘙癢,發展到最后就出現了丘疹。
半個月前老糖友泡腳泡得左腳截肢
73歲董大伯是個“老糖友”,患病20多年。每年秋冬,他都喜歡睡前泡個腳,不然夜里腳會冷得睡不著。半個多月前,他卻因泡腳燙傷左腳,繼而誘發感染,最后不得不截肢。
“他是個典型的糖尿病足患者,來的時候左腳又爛又腫,且伴有異味,襪子、鞋子都穿不進,路也不能走了,發展到這種地步,只能截肢,否則感染進一步擴大,會危及生命。”
浙江省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倪海祥教授說,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秋冬季他都會接診到四五例董大伯這樣的截肢病人。
秋冬是糖尿病足高發期,不少糖尿病足患者容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血栓,導致管腔狹窄、閉塞、致肢體遠端缺血,以至于他們天一冷就會覺得腳冰冰涼的,所以很多人喜歡泡個腳,但由于他們對溫度不敏感,就很容易被燙傷,而一旦燙傷,哪怕是一個指甲蓋大小的水泡,也會導致足部感染、潰爛,嚴重的就只能截肢了。
四款適合糖尿病足患者的泡腳藥方
省中醫院內分泌科胡祝紅主管護師是糖尿病足的護理行家,她根據臨床經驗,研制出了四款適合糖尿病足患者的泡腳藥方,有抗菌消炎的作用,每天下午4點,她也會組織病房的“糖友”一起泡,方子大致如下——
活血方:適合足部冰冷的患者。紅花15克,乳香30克,丹參30克,丁香9克,雞血藤30克,沒藥30克,鬼箭羽30克,虎杖根30克;
溫經方:適合肢體麻木的患者。乳香30克,沒藥30克,紅花15克,冰片10克,附子15克,炮姜15克,五靈脂15克,急性子30克;
溫經活血方:適合肢體既冰冷又麻木的患者。乳香30克,沒藥30克,丹參30克,紅藤30克,附子30克,當歸30克,紅花30克,冰片15克;
足癬方:一枝黃花50克。
胡護士還提醒,上述方子是一個基本方,具體到每個病人,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加減,所以最好先去專科醫生那里辨證一下。
春天抓把艾葉,秋天加點醋,冬天放點鹽
杭州市中醫院老年病科博士何迎春教授很喜歡泡腳,一年四季除了夏天不泡腳外,其他季節她都會在睡前泡個腳。她也推薦她的病人泡腳。
何教授有個自己專用的木質泡腳盆,根據季節等變化,給泡腳水加點“料”。
春天,她會放點艾葉,就是那種青艾葉。一方面艾是在春天發芽的,屬于時令性植物;另一方面,艾葉具有散寒除濕、溫經止血的作用,比較適合春天用。
秋天會放點米醋,大約50毫升,不用太多。中醫認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天是個收斂的季節,醋有收斂的作用;
冬天會放點鹽,因為咸入腎,冬天正好是腎當令。
泡完腳后,何教授還有一個習慣——按摩,涌泉穴是她每次必按的穴位,每次三四分鐘,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調整新陳代謝。如果有時間,她還會按摩或拍打三陰交(女性的保健穴,月經不調、月經量少特別適用)、足三里(增強抵抗力,調理脾胃)、太沖(可以疏肝理氣)等。
杭州市中醫院中醫婦科博士趙宏利主任中醫師也說,對女性來說,艾葉是首選,有溫經通絡的作用。月經量少的女性可以再加點益母草,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另外,如果你恰好在吃中藥,趙博士建議把中藥第三煎的藥渣拿來泡腳,效果也不錯,他自己就是這么做的。
疲勞的女人試試紅花+生姜
腎陽虛的男人試試三七+附子
浙江省中醫院養生保健科科長湯軍主任中醫師是陽虛質,每年天一冷,手腳就冰冷,所以,她也養成了泡腳的習慣。
作為養生保健科的醫生,湯主任也會經常變著花樣來泡腳,除了食鹽、艾葉、生姜、紅花、玫瑰花外,她還會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改變要放的東西。如果是走路走多了,感覺腿腳酸脹,她會拿點紅花、生姜來泡腳。“紅花、生姜有活血化瘀、疏經通絡的作用。”湯主任說,“如果是最近睡眠不太好,我就會放點薰衣草。一般來說,能夠拿來泡茶的東西,都可以拿來泡腳。”
湯主任說,對于健康的男性,如果沒有基礎疾病,用溫水泡泡就可以了,不用像女人那么講究。但如果是腎陽虛的男性(畏寒怕冷、腰背冷痛、精神不振、易疲勞等)可以放點三七、附子、桂枝等。
泡腳水溫控制在40℃以內
時間不要超過20分鐘
“人是陸生生物,皮膚對水的抵御能力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強,長時間泡在熱水里,很容易導致皮膚屏障受損。”潘衛利主任說。
來看看這些醫生對泡腳的5點基本建議:
1.皮膚偏干的人,建議隔天泡一次。
2.水溫控制在40℃以內。水溫過高,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層干燥、皸裂,或者燙傷。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用過熱的水泡腳,因為高溫加速血液流量,短時間內增加了心臟、血管的負擔,有加重病情的危險。
3.水夠不夠熱,建議用手試而不要用腳試,因為手比腳對溫度更敏感。對于糖尿病人,最好備個水溫計。
4.每次泡的時間不要太長,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泡得太久,容易導致低溫燙傷。具體泡腳的時長,以身體暖洋洋的,感覺身上潮潮的,但摸摸又沒有汗的狀態最好。這樣既祛除了體內的寒氣,又不會傷到正氣。
5.泡完之后一定要涂點保濕乳。
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泡腳。像熱性體質者,主要表現為易上火、便秘、怕熱、口舌生瘡、小便赤黃等,不適合泡腳,否則會火上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