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這是越來越多城市老年人的真實寫照。不久前,浙江省聯合應用心理科學研究院受杭州市下城區武林街道環西社區委托,隨機抽取100名老年人,進行入戶心理健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最能讓老人感覺開心的事情是與(孫)子女相聚;與之對應的是,八成子女每周僅回家一次,每月回家一次的子女占14%。
杭州老人更感孤獨
此次針對老年人的問卷調查,核心問題是——老年人心里最需要啥?他們的幸福感及其構成因素。問卷調查依托于下城區心悅心理咨詢服務中心公益組織。此前,公益隊員們已經連續4年,通過義工服務,在社區開展了不下200次“聊天課堂”。
“我們在走訪中發現,杭州老年人大部分能實現‘老有所養’,但隨著認知功能的衰退,孤獨自閉、焦慮抑郁、情緒調節控制力弱化等心理問題開始‘侵襲’他們。”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羅睿綺說。
在本次調查中,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總均分為16.34,稍高于全國一般水平(15.8)。但其中衡量孤獨與不滿方面、對自己年齡的態度方面,杭州老人的得分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會產生“人老不中用”的悲觀想法。
調查發現,半數以上老人認為與(孫)子女相聚是生活中最高興的事,子女能時常回家探望是老人最大期望。69歲的程福芝老人有兩兒一女,都不和她同住,“兒子住得離我家近,一周都會來兩三次。女兒上班比較忙,但也常來。只要他們來看我,我就很高興了。”
“在家里,老年人出現裝病、挑毛病、吵架拌嘴等‘折騰’現象,其實是在向親人們傳遞一個信息——我需要你們關注!”羅睿綺說,遇到老人有類似表現時,晚輩們需要用老人喜歡的方式,認可和贊美老人的觀點,“但最根本的,還是多陪陪他們。”
物質不如精神陪伴
參與入戶調查的志愿者柯雪燕告訴記者,她不止一次聽到老人嘟囔:“有時孩子們是來看我了,但不到兩個小時就走了。我最怕他們要離開我的那一刻,看到時間差不多了,我就想多說幾句話留住他們。”還有老人說,“孩子們來了,給了錢,買了東西,一放就走了。我們老了能用多少錢,能吃多少東西?盼的就是孩子們能多花點時間陪伴。”
羅睿綺講述了一個身邊的案例,環西社區的一對老夫婦都已年逾八旬,他們育有一兒兩女,大女兒家里條件一般,但是對父母態度特別好。二女兒家里條件很好,總給父母從香港買上千元的鞋子,但是對二老態度卻不很恭順。夫婦倆都覺得大女兒更孝順一些。羅老師聽了老兩口的想法,主動給二女兒做思想工作,二女兒慢慢改變態度,一家人的關系比以前更親密了。
老人之間同樣需要情感交流。退休的王阿姨7年前患上了直腸癌,雖然經過治療已康復,但卻長期在家休養,老伴雖事無巨細地照顧她,但總愛到棋盤山下去跳舞。這成了王阿姨的心病,她一直悶悶不樂,連帶精神也更差了。夫妻倆找到羅老師尋求幫助。原來,王阿姨最擔心的是老伴有“外遇”,心理健康咨詢服務隊的工作人員鼓勵老先生開口對王阿姨說“我愛你”,王阿姨聽到“告白”竟淚流滿面,家中籠罩的陰霾也漸漸散去。
老人融入社會不易
調查報告指出,除了“與子女相聚是最令人高興的事情”,23%的老年人還認為,逛街逛公園也是值得高興的事。老年人退休后,生活圈子變小,公園恰恰是一個很好的交友場所。
79歲的馮學回憶,他和幾個愛好攝影的老伙計便是在太子灣公園散步的時候遇到的,他們會不時地切磋攝影技術、聊些家常,“每天早上和新老朋友們聊天,生活都變充實了。”
“老年人除了在精力上不如年輕人,其他很多方面都不遜于年輕人,甚至有更多的經驗智慧。”羅睿綺說,目前我國的社會系統并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激發老年人發揮余熱。“在英國,很多老人退休后開始‘二次創業’;在瑞士,老年人熱衷為外國游客充當導游;在我國香港,街頭也常能看到老年人指揮交通、為游客領路等,但在內地,很多服務行業都不接受老年人,這并不合理。”
目前,羅睿綺正帶著志愿者們,為武林街道七個社區的老年人推出一系列由老年人來主導的活動,如由老年人自己組織并主持的讀書沙龍,“夕陽好聲音”、“才藝大比拼”、“幫扶互助”、“重走青春路”等一系列活動,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