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田間到餐桌,如何保證“舌尖”上的安全仍是一個待解的難題。而在今年的兩會上,食品安全也再次成為熱點話題。不少代表委員紛紛發言,對食品安全問題獻言獻策。
代表建議食品安全知識進校園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所以食品安全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另外,在近兩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里,也都提及了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國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視。
在全國人大代表、今麥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范現國看來,作為一家食品企業的負責人,他經常到鄉鎮縣去調研,這幾年通過政府的監管和各界的共同努力,食品安全問題有了明顯的緩解。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食品安全問題。
范現國表示,作為一家食品企業,首先要做的是守住良心底線。其次是科技進步。在范現國看來,從事食品行業是一個高尚的事業,必須站在講誠信、講道理、講倫理的高度,用愛心做好這份工作。在今年兩會上,范現國建議學校應該開設食品安全知識選修課。
范現國代表建議,由教育部門或委托相關教育研究機構牽頭,組織食品安全專家及相關的教育師資力量組成教材編輯組,編撰統一的食品安全教材和讀本。可在學校中設置一些和孩子的食品營養、食品安全有關的課程,這些課程要緊隨主流價值觀,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從健康的角度保護自己,更多地將此類課程納入中小學課程體系,供學生選擇,比如在小學三年級到六年級、初中一年級到三年級、高中一年級到三年級開設食品安全知識選修課,每周1課時或2課時。
食品行業需提高門檻
全國人大代表、南方黑芝麻集團的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賴學佳則表示,農副產品應納入食品安全法進行監管。“目前農副產品仍屬于《農產品質量法》管理范疇,相比于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現行監管辦法在處罰等方面力度過輕。”
賴學佳表示,上游農副產品本質仍屬于食品,其品質高低對下游食品企業產品質量影響巨大。希望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能將農副產品納入監管范疇,進行通盤管理,避免出現“下游倒逼上游”的情況出現。
在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盧慶國看來,我國的食品行業也應該提高門檻。
盧慶國表示,目前,食品企業太散、太小,入門門檻太低,由此造成了很多問題。“國家在搞土地流轉,集中種植,食品行業是不是也要適當地有一些門檻,把一些水平太低的擋在外面,對食品安全管理可能會好一些。”
另外,盧慶國還表示,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恐慌情緒,對中國食品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造成了負面影響,希望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監管,能提升公眾能對食品產業信任度。
“對于胡蘿卜素、花青素,消費者認為都是有益身體健康的物質,但用到食品中,這些都屬于食品添加劑,就受到排斥。”盧慶國認為,除了政府部門要提高食品從業門檻以及建立企業誠信記錄之外,食品知識科普工作也非常重要,應培養公眾理性對待包括食品添加劑在內的食品安全熱點事件。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一輕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奇對于提高食品企業的門檻也表示贊同。
李奇表示,《食品安全法》的實施以及政府部門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都讓我國食品安全現狀逐漸好轉。但在一些城市的邊緣地區、農村地區,由于從業者素質不高、在食品生產規范上的把控不嚴等都容易造成一些食品安全問題。“政府部門在監管時應該將農村地區、小型企業、作坊式生產列為監管重點,并且提高準入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