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晝長夜短,起居調養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熱,“暑易傷氣”,若汗泄太過,令人頭昏胸悶、惡心甚至昏迷。因此,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防止中暑;合理安排午休時間,一為避免炎熱之勢,二可消除疲勞之感。另外,夏日炎熱,出汗多,汗孔打開,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風扇直吹,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
飲食入內能為身體所用是為“補”,故“炎夏”之補應清補為主,脾胃才能運化為自身精微之物。廣東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林淑嫻介紹,嶺南地區最出名的清補涼,常以蓮子、芡實、百合、紅棗、淮山、黨參、玉竹等為平補、緩補之物;而以綠豆、薏米等為消暑祛濕之物,制作成涼茶、湯水、粥或甜湯;飲食上更有吃餃子或面條等易消化食物的習俗,和喝冬瓜湯、酸梅湯等消暑開胃湯水的傳統,這些都可以視為夏日“清補大法”。
天氣炎熱,很多人喜歡用冷飲涼食來消解暑氣。但其實夏至正是陽極陰生之時,若此時過于貪涼,容易耗傷人體陽氣。如平常夏日吃雪糕或喝冷飲后,容易不思飲食,損傷脾胃陽氣。林淑嫻指出,正確的取涼方法是:食物可放涼食用,減少直接從冰箱取出食用;放涼飲用冬瓜扁豆湯、金桔蘋果肉片湯、酸梅湯等具有消暑涼潤或酸收之性的湯水,同樣能使人暑氣全消,更能使人胃口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