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歲的徐女士來自浙江紹興,26年前,她曾因先天性心臟病在浙江省兒童醫院做了手術,術后恢復良好,如今已成兩個娃的媽媽。
但她沒想到的是,今年11月,1周歲多的小女兒欣欣(化名)因肺炎住院,在一次常規的心超檢查后,竟被確診為和她當年一樣的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
“怪不得小寶還不會走路時,就有醫生聽診后說,心臟有雜音。”徐女士回憶道。
小科普:動脈導管未閉是怎么回事?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在出生10小時左右,主動脈與肺動脈之間的動脈導管就應關閉,否則就形成了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簡單講,動脈血會“漏”到肺動脈引起肺動脈高壓,同時使得主動脈中的血含量不足,不但會影響寶寶今后的生長發育,還會引起反復肺炎、心內膜炎,更糟糕的后果便是心力衰竭。
如果6月齡時動脈導管仍未關閉,心臟科醫生就會考慮用介入方法封堵動脈導管。
一番考慮后,徐女士決定,把女兒送到自己曾經就診的浙江省兒童醫院,也就是現在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以下簡稱“浙大兒院”)。
時隔26年,女兒做手術竟不用開刀了
當年的主治醫生,現在成了醫院院長
上周三(12月6日),浙大兒院心血管內科朱衛華主任醫師為欣欣做了微創介入手術,通過在大腿根部穿了針眼大小的“孔”,插入一條導管,把封堵器送到動脈導管缺口處進行封堵。
歷時40分鐘左右,手術順利結束,第二天小家伙就能下地走路了,上周五出院后到現在,早已恢復了往日的調皮搗蛋。
封堵器(圖片來自網絡)
“沒想到過了這么些年,這種心臟手術可以不用開刀了,真好!當時我被推進手術室的時候,爸媽還特別緊張呢!”回想起自己的經歷,徐女士感慨萬千。
她曾經問過爸爸,其實早在自己3、4個月大的時候,她就在一次體檢中發現了心臟疾病,當時受手術年齡限制,直到5歲才做的手術。
“以往做動脈導管未閉手術,都會在胸部留下6~7厘米長的疤痕,并且胸骨和肋骨之間的關節有損傷的風險。現在這種病,除了個別情況復雜的患兒,微創介入手術已經基本取代了傳統的開刀手術。”朱衛華主任醫師1980年從醫至今,見證了兒科醫療技術的發展與變革,當年徐女士的主刀醫生舒強,如今也已是浙大兒院院長。
舒強教授介紹,浙大兒院心胸外科發展30余年,手術數量和質量不斷提高。目前體外循環心臟手術總量14000余例,年開展心臟手術1000余例,手術成功率達99% 。最低手術年齡1天,最低體重600g,體外循環最低體重2.1kg。
“先心病患兒的手術時間不以孩子的年齡大小和體重來斷定,唯一決定手術時間的是患兒的實際病情。”舒強教授說,先天性心臟病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及時確診并手術治療,絕大多數孩子都能恢復健康。
其中,因無需全麻,無需備血,不會留下疤痕,術后恢復快,幾乎沒有并發癥,6個月齡后不受年齡限制等優點,微創介入術被廣大患兒及家長所接受。自1989年開展第一例動脈導管未閉微創介入手術至今,浙大兒院已完成4000余例此類手術。
朱衛華主任醫師期待,未來的動脈導管未閉手術使用的封堵器材料,或許可以被人體所吸收,并逐步取代當前的鎳合金材料,“長出來的肉覆蓋封堵器后,材料即被吸收,做沒做手術甚至都沒有差別了。”據悉,當前填補心臟房間隔缺損的可吸收材料研究已有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