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對年輕的夫妻抱著他們的寶寶出現在杭州市西溪醫院內三科護士站,丈夫手里還拿著一面錦旗,上面寫著“視醫德如生命,對患者勝親人”,并一路小跑遞到內三科傅曉晴主任的手上。
這位患者姓王,今年25歲,來自余杭臨平,在一家房產中介做銷售,平時工作很忙,經常熬夜。去年體檢,他發現自己得了乙肝,但當時沒有任何癥狀,也就沒當回事。
幾個月前,王先生突然感覺自己沒力氣,尿發黃,惡心嘔吐,于是到當地醫院就診,被診斷為“乙型重型肝炎、肝衰竭”。因重型肝炎病情發展迅速,治療難度大(傳統內科治療病死率高達50-70%),當地醫院向王先生的家人發出了病危通知。
然而,王先生婚期就定在數月之后,這一噩耗如同晴天霹靂。
來到杭州市西溪醫院后,傅曉晴主任會同全院肝病專家進行了會診,討論決定在內科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增加人工肝治療技術。
但經典人工肝治療需要大量血漿,而當時血漿匱乏,隨后醫院決定為王先生開展“血漿置換交替雙重血漿膽紅素吸附”的人工肝技術——不需要額外的血漿,利用特殊的吸附裝置,清除膽紅素及致病的炎癥因子,兩個方法交替使用,既達到治療目的,又減少血漿的使用量。
在治療過程中,王先生多次想放棄治療,護士長俞海燕主動和他交談溝通,護理人員每日精心護理,讓他重新樹立起了戰勝病魔的信心。
經過8次人工肝近3個月的治療,王先生的精神和指標恢復正常,肝功能逐步恢復,并如約舉行了自己的婚禮。他感嘆,這次真是重生,以后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據了解,我國是肝病高發國家,目前有各類肝病患者超過1億人,其中肝衰竭等終末期肝病患者約800萬。重型肝炎是各種肝病中最兇險、死亡率最高的類型,常常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肝腎綜合征、肝性腦病、播散性血管內凝血等嚴重并發癥,其死亡率高達50~90%,嚴重威脅著我國人民的生命健康。
杭州市西溪醫院2002年開展人工肝治療技術,目前有多臺全球先進的人工肝治療儀器(日本旭化成KM9000、日本西格瑪等),能開展幾乎所有類型的非生物人工肝治療模式,現每年可做約300例次。由于血漿匱乏,而經典人工肝治療又需要大量的血漿,不需要血漿的人工肝技術(血漿膽紅素吸附、雙重的血漿膽紅素吸附)被發明出來,現大量的應用在臨床上多年,并取得了顯著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