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2月21日是國際母語日,2014年的主題是利用信息與傳播技術保護和促進語言與語言多樣性。
現在世界上一共有7000多種語言,但是它們的未來令人擔憂。其中就是因為96%的語言是被世界的4%的人使用,因為使用的人比較少,所以世界有一半的語言都面臨這種消失的危險,幾乎是每兩個星期就有一種語言消失了。這樣的問題在我國也同樣存在,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除了回族、滿足以外使用漢語,其他的53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但是隨著中國這種現代化的進程加快,一些少數民族的語言也面臨著消亡,目前只有滿語、赫哲語失去了交際的功能,還有40%的語言已經顯露了瀕臨滅絕正走向瀕危的情況。因此專家就呼吁說要積極的采取措施,如果不這樣的話幾百年后地球上使用的語言將僅僅剩了幾百種。
面對現在這個語言前景的保護非常暗淡,教科文組織非物質遺產事務的官員斯米金指出,希望通過政府有效的措施來保證這些語言的不消失,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確認這種官方的語言,通過立法制定政策,有足夠的資金來落實這些政策,官方的語言這樣就可以保存下來。同時語言的描述和翻譯記錄,存檔和傳播認為也非常的重要。專家還建議把媒體和網絡方式也加入其中,因為現在全球化的過程中,網絡的互動會給這些語言帶來新的功能,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語言的知名度,還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信心,這樣就有助于這些語言的傳播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