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你知道世界上有7000多種語言嗎?而每兩周就會消失一種!今天是世界母語日,你是否還會說自己的母語?還是如很多人一般,早已“跑調”或“不知鄉音為何物”?
2015年2月21日是第16個國際母語日,母語是人的第一語言,即每個人生下來最初學會的語言,也就是家鄉話。然而市場星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大多數年輕人雖然還會說方言,但不少已經跑調、“串味”;更有很多新生代的父母不愿意教孩子說家鄉話。
記者走訪
阿偉 26歲 休寧人
“家鄉話說得南腔北調”
在廣州上了四年大學,先去上海工作了兩年,又在合肥工作了兩年,阿偉今年過年回老家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不會說也不敢說地道的家鄉話了。
“原來還沒太意識到,但今年過年回休寧,初中同學聚會,大家都在用方言聊天,我才說了幾句,他們就問我說的是哪里的方言,我當時就‘暈’了,之后也就沒敢多說話。”
阿偉回憶起自己剛上大學的時候,由于休寧話太難懂,連同宿舍的室友都不愿意和他交流。“去食堂打飯,我和打飯師傅說話簡直就是‘雞同鴨講’,要加上手勢才行,像到了外國似的。”也就是從那時起,阿偉決心“入鄉隨俗”,改掉鄉音,“最起碼要能和別人說話吧!”
在廣州上學讓阿偉學會了說純正的粵語,去上海工作讓他學會了上海話,回到合肥這兩年,他說話也帶了合肥話慣有的尾音,有時會把“飛機”說成“飛資”。“我女朋友說,我的語言天賦太強大了。”
離開家鄉8年了,阿偉只在每周兩次和父母的通電話中,才會說說家鄉話。他突然意識到,縱然他學會了說粵語、上海話和合肥話,卻把自己曾經最親切、最熟悉的鄉音丟了。
芽芽 30歲合肥人
“不愿意教孩子講合肥話”
去年2月,芽芽生下了女兒,從懷孕時她就跟老公、公婆“約法三章”,等孩子出生后,所有人都要在家里說普通話。女兒降生后,她更篤定了這個想法。
“我特別不能接受,一個女孩子長得挺水靈的,但一張嘴就是合肥話,聽著很粗俗。”芽芽的父母都是老師,上世紀70年代從無錫來到合肥定居,芽芽從小就耳濡目染,說的都是標準普通話。從念小學開始,每次文藝匯演集體朗誦,芽芽都是領誦的那個人。
“班上也有女生講合肥話,但我不喜歡和她們一起玩,覺得她們很‘土’。”芽芽說。
芽芽的老公是肥西人,普通話說得沒有芽芽好,公婆說的更是地道的肥西話。“我跟老公說了,叫他和我公婆在寶寶面前盡量說普通話,別把肥西話教給寶寶了。我要讓她和我一樣,從小就說標準的普通話。”
芽芽也承認,在外地念大學的時候,當她在街上或是校園里聽到有人說合肥話時,也會感到親切。“現在國家都在大力提倡普通話,以后無論是升學,還是進入社會,普通話說得好總能給人留個好印象。而且我始終覺得,女孩子滿嘴方言,一點都不淑女。”
陳爺爺 67歲 合肥人
“我這個老合肥也要學說普通話了”
“字(記)者同志里(你)好啊!”剛說完,陳爺爺就急忙一字一句地糾正自己的發音,“應該是‘記者同志你好’。”
陳爺爺今年67歲了,是個土生土長的合肥人。可是這兩年,他也開始學說普通話了。這個過程,顯然要比年輕人“改口”難得多。
“這么多年了,口音不好改。可你看看,現在這大街上,還有多少人講合肥話啊?我去買個早點,賣辣糊湯的小姑娘是阜陽的,我說的話她聽不懂;我去交個話費吧,人家營業廳的小姑娘是淮南的,講的普通話真好聽,可有時候也聽不懂我說的土話。”
陳爺爺說,有一次他在街上問路,問了4個年輕人,居然都聽不明白他說的地名是哪里,“最后是問了一個50多歲看自行車的師傅,才找到路。”
退休在家的陳爺爺琢磨,老這樣下去也不行,于是他開始跟著電臺主持人學說普通話,發音不準的地方,就讓上小學的孫子糾正他。
有時孫子淘氣,學他說話,他總是制止,“現在小孩子金貴,以后都要出省、出國,不能讓他走我的老路。”
專家觀點
方言與普通話并不矛盾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一則“方言禁令”引起一場關于方言的討論。通知要求廣播電視節目規范使用通用語言文字,在推廣普及普通話方面起到帶頭示范作用。播音員主持人除節目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標準普通話。
“你聽我說話,和縣人一聽就能聽出家鄉味。”吳世玲當了幾十年的語文老師,普通話里仍帶著和縣口音。
在她看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愿意說家鄉話;即使說了,也是“改良”過的家鄉話,不像“土話”那么純正。“很多人潛意識里覺得說‘土話’會被人瞧不起,加上多數人去外地上學、工作,他們會刻意改掉鄉音。加上國家提倡普通話也有些年頭了,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會說家鄉話也是必然趨勢。”
不過吳世玲認為,普通話與方言并不矛盾。方言具有鄉土認同的價值,屬于故鄉的一部分,多學并非沒好處。“如果方言今后只能在戲曲、表演中聽到,是件很遺憾的事。”
相關鏈接
對我們來說漢語就是母語嗎?
199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般性大會宣布:從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為國際母語日,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
母語亦稱第一語言,是一個人最早接觸學習并掌握的一種或幾種語言,一般是自幼即開始接觸并持續運用到青少年或之后;并且一個人所接受的家庭或正式教育中,尤其是早期,有相當部分是通過母語傳授的。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最早學習的是某個地方的方言,他的母語就是這種方言。
2015年2月21日是第16個國際母語日,母語是人的第一語言,即每個人生下來最初學會的語言,也就是家鄉話。然而市場星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大多數年輕人雖然還會說方言,但不少已經跑調、“串味”;更有很多新生代的父母不愿意教孩子說家鄉話。
記者走訪
阿偉 26歲 休寧人
“家鄉話說得南腔北調”
在廣州上了四年大學,先去上海工作了兩年,又在合肥工作了兩年,阿偉今年過年回老家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不會說也不敢說地道的家鄉話了。
“原來還沒太意識到,但今年過年回休寧,初中同學聚會,大家都在用方言聊天,我才說了幾句,他們就問我說的是哪里的方言,我當時就‘暈’了,之后也就沒敢多說話。”
阿偉回憶起自己剛上大學的時候,由于休寧話太難懂,連同宿舍的室友都不愿意和他交流。“去食堂打飯,我和打飯師傅說話簡直就是‘雞同鴨講’,要加上手勢才行,像到了外國似的。”也就是從那時起,阿偉決心“入鄉隨俗”,改掉鄉音,“最起碼要能和別人說話吧!”
在廣州上學讓阿偉學會了說純正的粵語,去上海工作讓他學會了上海話,回到合肥這兩年,他說話也帶了合肥話慣有的尾音,有時會把“飛機”說成“飛資”。“我女朋友說,我的語言天賦太強大了。”
離開家鄉8年了,阿偉只在每周兩次和父母的通電話中,才會說說家鄉話。他突然意識到,縱然他學會了說粵語、上海話和合肥話,卻把自己曾經最親切、最熟悉的鄉音丟了。
芽芽 30歲合肥人
“不愿意教孩子講合肥話”
去年2月,芽芽生下了女兒,從懷孕時她就跟老公、公婆“約法三章”,等孩子出生后,所有人都要在家里說普通話。女兒降生后,她更篤定了這個想法。
“我特別不能接受,一個女孩子長得挺水靈的,但一張嘴就是合肥話,聽著很粗俗。”芽芽的父母都是老師,上世紀70年代從無錫來到合肥定居,芽芽從小就耳濡目染,說的都是標準普通話。從念小學開始,每次文藝匯演集體朗誦,芽芽都是領誦的那個人。
“班上也有女生講合肥話,但我不喜歡和她們一起玩,覺得她們很‘土’。”芽芽說。
芽芽的老公是肥西人,普通話說得沒有芽芽好,公婆說的更是地道的肥西話。“我跟老公說了,叫他和我公婆在寶寶面前盡量說普通話,別把肥西話教給寶寶了。我要讓她和我一樣,從小就說標準的普通話。”
芽芽也承認,在外地念大學的時候,當她在街上或是校園里聽到有人說合肥話時,也會感到親切。“現在國家都在大力提倡普通話,以后無論是升學,還是進入社會,普通話說得好總能給人留個好印象。而且我始終覺得,女孩子滿嘴方言,一點都不淑女。”
陳爺爺 67歲 合肥人
“我這個老合肥也要學說普通話了”
“字(記)者同志里(你)好啊!”剛說完,陳爺爺就急忙一字一句地糾正自己的發音,“應該是‘記者同志你好’。”
陳爺爺今年67歲了,是個土生土長的合肥人。可是這兩年,他也開始學說普通話了。這個過程,顯然要比年輕人“改口”難得多。
“這么多年了,口音不好改。可你看看,現在這大街上,還有多少人講合肥話啊?我去買個早點,賣辣糊湯的小姑娘是阜陽的,我說的話她聽不懂;我去交個話費吧,人家營業廳的小姑娘是淮南的,講的普通話真好聽,可有時候也聽不懂我說的土話。”
陳爺爺說,有一次他在街上問路,問了4個年輕人,居然都聽不明白他說的地名是哪里,“最后是問了一個50多歲看自行車的師傅,才找到路。”
退休在家的陳爺爺琢磨,老這樣下去也不行,于是他開始跟著電臺主持人學說普通話,發音不準的地方,就讓上小學的孫子糾正他。
有時孫子淘氣,學他說話,他總是制止,“現在小孩子金貴,以后都要出省、出國,不能讓他走我的老路。”
專家觀點
方言與普通話并不矛盾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一則“方言禁令”引起一場關于方言的討論。通知要求廣播電視節目規范使用通用語言文字,在推廣普及普通話方面起到帶頭示范作用。播音員主持人除節目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標準普通話。
“你聽我說話,和縣人一聽就能聽出家鄉味。”吳世玲當了幾十年的語文老師,普通話里仍帶著和縣口音。
在她看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愿意說家鄉話;即使說了,也是“改良”過的家鄉話,不像“土話”那么純正。“很多人潛意識里覺得說‘土話’會被人瞧不起,加上多數人去外地上學、工作,他們會刻意改掉鄉音。加上國家提倡普通話也有些年頭了,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會說家鄉話也是必然趨勢。”
不過吳世玲認為,普通話與方言并不矛盾。方言具有鄉土認同的價值,屬于故鄉的一部分,多學并非沒好處。“如果方言今后只能在戲曲、表演中聽到,是件很遺憾的事。”
相關鏈接
對我們來說漢語就是母語嗎?
199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般性大會宣布:從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為國際母語日,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
母語亦稱第一語言,是一個人最早接觸學習并掌握的一種或幾種語言,一般是自幼即開始接觸并持續運用到青少年或之后;并且一個人所接受的家庭或正式教育中,尤其是早期,有相當部分是通過母語傳授的。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最早學習的是某個地方的方言,他的母語就是這種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