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文殊蘭果
藥材名稱文殊蘭果
拼音Wén Shū Lán Guǒ
出處《泉州本草》
來源為石蒜科植物文殊蘭的果實。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羅裙帶"條。
功能主治《泉州本草》:"治閃筋腫大,鮮果實搗敷患處。"
摘錄《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文殊蘭果
藥材名稱文殊蘭果
拼音Wén Shū Lán Guǒ
英文名fruit of Chinese Crinum
別名文殊蘭
出處出自《泉州本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石蒜科植物文殊蘭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rinum asiaticum L.var.sinicum(Roxb.ex Herb.)Baker[C. sinicum Roxb.ex Herb.]
采收和儲藏:11-12月果熟時采收,鮮用。
原形態文殊蘭,多年生草本。植株粗壯。鱗莖長柱形,直徑約10-15cm。葉20-30枚,多列,帶狀披針形, 長可達1m,寬7-12cm,先端漸尖,邊緣波狀,暗綠色。花莖直立,粗壯,幾與葉等長;傘形花序通常有花10-24朵;佛焰苞狀總苞片2,披針形,外折,長6-10cm,白色,膜質 ;苞片多數,狹條形,長7-10cm;花梗長0.5-2cm;花被高腳碟狀,芳香,筒部纖細,長4-10cm,直徑1.5-2mm。花被裂片6,條形,白色,長4.5-9cm,寬6-9mm,向頂端漸狹;雄蕊6,淡紅色,花絲比花被裂片短,長約4-5cm,上部淡紫紅色,花藥黃色,狹條形,先端漸尖,長約1.5cm或更長;雌蕊1,柱頭3淺裂或頭狀,子房下位,3室,紡錘形,長不及2cm。蒴果近球形,淺黃色,直徑3-5cm;通常種子1顆。花期6-8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常生于海濱地區或河旁沙地,亦栽植于庭園。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臺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泉州本草》:治閃筋腫大,鮮果實搗敷患處。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