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胃痛反復折磨了幾十年,陳大媽怎么沒有想到這個吃了大半輩子藥都沒解決掉的“老毛病”,可能只是因為自己“想太多了”。
9月29日,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走進衢州市常山縣,在當地衛計局、老干部局、教育局的支持下,浙江省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主任委員、浙江省中醫院消化內科欽丹萍教授帶領專家組在這里開展科普巡講及大型義診活動,專家組成員均為脾胃病分會成員,來自省內不同醫院。在常山縣中醫院義診現場,陳大媽向專家傾訴自己多年的病癥后,得到的答復讓她有些吃驚。
“精神狀態不好,憂慮太多真的會引發胃痛嗎?”陳大媽回憶起自己家里頭的那些煩心事,不禁滿面愁容,又開始憂慮起來。
胃病反復不好要注意,小心肚子“鬧情緒”
陳大媽今年50多歲了,生性焦慮、多疑,平時碰到一些小事情就愛多想,總是心情抑郁不暢,整天悶著一張臉,心里不舒服肚子也跟著不舒服,每當受涼、飲食不注意之后癥狀還會更加嚴重,逼得她經常往醫院跑。
本來她一直不覺得這二者之間有什么聯系,還以為自己得了什么嚴重的胃炎,既然吃藥好不了就得手術。這幾天,因為受涼,腹痛的癥狀又有所加重,得知從杭州有脾胃病方面的專家要來,就趕緊來咨詢。為她接診的是浙江省中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喬樵。
但在介紹了自己的情況之后,喬醫生卻告訴她胃病長期不好可能跟情緒抑郁有關系,治療胃病還得先治心病,只有讓自己的心境安定下來才能徹底解決胃病反復的問題。
這是怎么回事呢?事實上,由情緒引發胃病的病例并不少見,肚子“鬧情緒”的情況也經常出現在精神情志緊張的患者身上。
寧波市中醫院主任醫師王邦才告訴記者,他此前就碰到了一位40多歲的林阿姨,和陳大媽的情況有著相似的地方。前些天,林阿姨感覺有些胃脹,飯剛嚼了幾口就吃不下去了,而且總是反酸難受、大便關牢,但在醫院做了胃鏡發現本身并不存在脾胃方面的毛病。
后來,他細問了才知道了林阿姨生活中其實是個急性子,遇事容易著急,脾氣也不太好,動不動就容易生氣,加上這段時間和老公置氣,家庭矛盾頻發,整個人愈發煩躁不安、精神焦慮,身形也異常消瘦下來。
而這或許就是導致林大媽發病的罪魁禍首了。
“情緒失調確實是會導致脾胃不適的。”王醫生告訴記者,很多感覺脾胃不舒服的患者問題并不是出在“肚子”里頭,而是情緒焦慮或是過度勞累引起的,而且這樣的患者已經越來越多。在他看來,只有從舒肝合胃、安養心神的角度出發進行辨證治療,才能促成問題的解決。
現在正值夏秋轉化季節,剛剛入秋,秋燥來臨,心情也會受到影響,人容易出現精神焦慮以及抑郁情緒,這個時候就特別要注意由情緒失調導致的脾胃病的發生。
此外,天氣逐漸轉涼,在療養脾胃方面一定要注意保暖、切記貪涼,特別是年輕人要盡量減少冰冷食物的攝入,謹防脾胃疾病的發生。
初秋季節切忌貪涼,這些脾胃病要警惕
“其實,現在脾胃病的類型有很多,除了季節性的脾胃疾病,幽門螺桿菌檢測也是老百姓日常門診過程中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欽丹萍教授表示,與歐洲國家相比,我國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相對較高的國家,而且其耐藥性以及根治難度也在大幅增加,但是很多人對其認識還是不夠,這就需要加大這方面的宣傳科普力度。
為了給當地百姓做好夏秋季節脾胃病防治宣傳,浙江省新華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鐘繼紅、杭州市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王小奇在活動過程中,還給當地300多位干部群眾分別作了以《幽門螺桿菌——神奇的細菌》、《痧癥》為主題的科普講座,講座中專家與聽眾互動交流,提高了聽眾對健康的認識。
現在,普通老百姓對于刮痧這個概念已經非常熟悉了,但是痧癥到底是什么可能還不太了解。其實,痧癥主要指的就是人體內風、濕、火氣相搏而產生的疾病。所謂天有八風之邪,地有濕熱之氣,人有饑飽勞逸。夏秋之際,風、濕、熱三氣盛,人如果勞逸失度,就容易只是外邪侵襲肌膚,陽氣不能宣通透泄,從而誘發痧癥。
痧癥雖然—年四季都有發生的可能,但以夏秋季為多見,主要的特點就是痧點和有酸脹感。
欽丹萍教授、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消化內科潘鋒主任醫師、杭州市中醫院消化內科葉蔚主任醫師、浙江中醫藥大學張永生副研究員還分別就《幽門螺桿菌的規范治療及中醫藥抗HP研究進展》、《醫學文獻獲取及文獻管理》為常山當地150余位的基層醫生做了專題培訓,受到當地醫生的歡迎與好評。
常山作為浙江省的西大門,素有“四省通衢,兩浙首站”之稱,目前累計常住人口26萬余人,下轄三個街道六鎮五鄉,但由于地處山區地帶,存在偏遠地區貧困人口較多、肺結核等傳染病高發等問題。近年來,為助推當地醫療事業發展,提升服務管理水平,常山縣衛計局開展了一系列的醫療衛生創新服務。
常山縣人民醫院聯合縣疾控開展移動結核門診服務,組織結核病門診醫生、護士和疾控中心隨訪醫生組成“移動結核病門診”團隊,定期到行動不便或孤寡老年病人等容易中斷治療的結核病患者家中看病。
芳村中心衛生院組織專業醫生團隊與當地老百姓進行精準結對,在每家每戶張貼一張家庭責任醫生簽約信息牌。
新昌鄉衛生院則在當地創建起了中醫特色專科,打造衛生院中醫發展品牌,扎根鄉村為群眾提供特色服務,三年來實現門診人次與中醫藥業務持續增長,深受老百姓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