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是“世界傳統醫藥日”,然而,不管是學中醫的內行人,還是不懂中醫的外行人,都對這個節日頗感陌生。中國的傳統醫藥文化讓世界矚目,可是目前的中醫藥卻面臨著難以生存、無人傳承的尷尬境地。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古代宮廷的養生之道”……如今,打開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間,有著“中醫養生”的鏈接出現頻率越來越高。然而,在一些老中醫眼里,傳統的中醫文化卻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困境。
傳人斷層是傳統醫學所面臨的尷尬現實。一位老中醫告訴記者,西醫的成才時間很短,往往醫生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能成就斐然,而中醫靠的是積累經驗,成才往往需要二十年以上的經驗積累,這個漫長的過程常常嚇退了年輕人,讓老中醫們幾十年的經驗面臨著無人傳承的困境。
日漸式微的中醫文化還體現在應用領域。不管是在醫院還是藥房,醫療器械和藥物都是以西醫為主。許多中醫感嘆,西醫的強勢讓純中醫很難生存,許多人都是因為西醫不管用才來找中醫,大多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網上的養生之道也是看的多,學的少。
中醫現象并非孤例,書法、鐵畫、剪紙、木雕……不少傳統特色文化和技藝的生存傳承都面臨著艱難困境。一名山西民間剪紙的傳人曾告訴記者,剪紙被很多人看成不務正業,許多年輕人都想著找份“正經工作”,不愿意學習民間剪紙,現在只能培養自己幾歲的女兒作為傳人。在他看來,我國很多傳統文化特色,都是這樣一點一點的淡化下去,直至消逝。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悠悠五千年,我們的先人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和獨一無二的傳統技藝。這些都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靈魂,是獨一無二的個性標簽,如果失去了這些精氣神,抽離過去千百年的積淀,國家也就失去了獨有的魅力和特色。
增強文化自信、提升國際影響力,不是一句簡單的空話。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影響世界,而不是被同化,需要我們借助“世界傳統醫藥日”這樣的節日提升公眾的文化記憶和認同,更離不開國家和政府拿出實實在在的行動,保護和傳承這些傳統文化和技藝。但愿“世界傳統醫藥日”能喚起更多人守護民族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別讓傳統文化丟了傳人,別讓中國的傳統特色失了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