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也稱“世界圖書日”。該節日設立的主旨就是希望人們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并鼓勵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在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的今天,讀書形式也呈現多元化,手機、電腦等為閱讀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徑,但不論何種形式,閱讀習慣都是應該保持的。
現象:都說讀書好都喊沒時間
昨日,華商報記者就“你每天都有多少時間讀書?”、“你平時看的書有哪些?”等問題在榆林市區多個繁華路段對部分市民進行了隨機采訪。通過采訪了解到,多數市民表示平時讀書的時間相對較少,“沒時間”、“工作忙”等成為不少受訪者遠離書籍的原因。
“現在上班的時候忙工作,下班后忙家務活,根本沒有時間看書。”在榆林市高新區一私企上班的霍女士說,有時間基本上是刷一下微博,在微信上和朋友聊聊天,最多是關注一下社會新聞。
說起不讀書的原因,每個人都有一大堆理由:工作忙,沒時間;生活壓力那么大,哪有心思看書;書那么貴,哪有閑錢買書看。乍一聽這都是理由,深究起來,這又都不是理由。一位市民說,我們有時間整晚貓在沙發里看肥皂劇,就抽不出一點時間看書?我們有錢出去購物看風景,就不愿拿出幾十塊錢買書嗎?
原因:手機、電腦閱讀興起
昨日下午,華商報走訪榆林新建路、人民路、南大街等多家書店發現,書店的閱讀室顯得冷冷清清,在滿滿當當的書架之間,只有幾位顧客在選購圖書。
一些市民認為,在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的今天,讀書形式也呈現多元化,手機、電腦等為閱讀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徑,而從書店買書閱讀的人就少了。
“我就喜歡在手機上閱讀一些社會學書籍,也會閱讀一些經典名著,當然在放松的時候,還會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小說看看。”市民胡曉月說,只要熱愛閱讀,通過哪種方式并不重要,最主要是要看個人的習慣。
胡曉月的說法獲得了不少年輕人的贊同,他們覺得手機、電腦閱讀可以隨時隨地,且方便省錢。“即使有一些電子書籍不能下載閱讀,也可以在當當網、淘寶網購買,而且價格也十分便宜。”市民王女士表示。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因為那個年代除了讀書,就很少有其他的獲取信息的渠道了,和現在能一樣嗎?上網也能獲取信息,跟那個年代讀書的目的一樣,只不過多樣化了。”市民古小云表示。
也有市民認為,通過手機閱讀不如書本的閱讀有益。“既然是閱讀,就應該看書,閱讀電子書會被各種彈出來的廣告打擾。”今年46歲的郭先生表示,通過書本閱讀有其必然的好處,對眼睛好,而且還有感覺。
數據:上網時間是讀書的三倍
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實施的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的一組數據引起網友熱議。調查結果顯示:2014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讀書18.76分鐘,而人均每天上網54.87分鐘,上網時間是看書的三倍。不少網友認為,這組數據說明了網絡對閱讀的侵占。也有網友認為,上網也是讀書的一種途徑,上網時長比讀書時長多,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
網友“愛上吐槽”表示,雖然網絡是閱讀的途徑之一,但是網絡上很多無用的信息不僅會對知識的吸收、理解形成障礙,也對人形成成熟的、有邏輯的思維方式造成一定困擾。
“有時候想通過網絡看看書,但是一會QQ有人說話、一會想逛一下淘寶,一會想玩手機游戲,想看的書怎么都看不完。”網友“駝城人”認為,主要是因為網絡的途徑太便捷,內容過于豐富,也讓人的注意力變得分散。
行動:借力“讀書日”倡導全民閱讀
借著“世界讀書日”之際,不少書店和圖書館都紛紛推出“全民閱讀”的相關活動,向社會大眾傳播讀書的好處,努力營造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華商報記者從榆林市星元圖書館了解到,為了倡導全民閱讀,他們將在4月23日~6月1日期間,開展一系列倡導讀書活動。
“活動期間,我們會推薦一些書籍給廣大讀者,同時還會給一部分讀者贈送書籍,同時還可以在活動現場下載一些電子書資源。”該圖書館一名工作人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