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繼承了父輩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兒孫的地球”。《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中的警示或許是 “我們為什么需要一個地球日”的最好解釋。
今年4月22日是第46個世界地球日。
該活動最初在1970年由美國的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發起,隨后影響越來越大。2009年,第63屆聯合國大會決議將每年的4月22日定為“世界地球日”。
此后每年的4月22日臨近之時,世界各地會舉辦多種活動來紀念地球日——從華盛頓的演唱會,到中國鄉村小學的繪畫比賽。疲憊的地球需要關愛呵護,已成為共識。
地球的健康狀況到底怎樣,它儲藏的資源還能養育人類多久?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對資源的需求每天都在增加,人們逐漸意識到人類可能在過度消耗地球的資源,并開始用一些指標和計算方法試圖量化人類對地球資源的消耗狀況。
頗具代表性的是全球足跡網絡的計算。學者們根據這一指標推算出每年的地球超載日。據世界自然基金會介紹,每年全球足跡網絡計算出該年度地球生態承載力能夠在多長的時間內滿足人類生態足跡,而一年中剩下的日子就是地球超載日。去年的地球超載日是8月19日。資料顯示,這一日子每年都在提前。
盡管有專家認為,全球足跡網絡地球超載日的計算方法及指標的科學性有待考證,但這一結果的大方向應是確定的。世界自然基金會每隔兩年發布《地球生命力報告》給出類似結論。
該報告試圖用直觀的數據描述地球正在發生的變化。最新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14)》(簡稱《報告》)顯示,從1970至2010年,地球生命力指數顯示了52%的下降率。換句話說,目前地球上的哺乳動物、鳥類、爬行類和魚類數量平均約為40年前的一半。
生物多樣性下降的同時,人口和人均消費的增長正驅動著全球“生態足跡”的增加。《報告》指出,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需求已超過自然可再生能力的50%。需要1.5個地球才能承載目前人類的生態足跡。
“按照這樣的需求發展的模式繼續下去的話,到本世紀中期會需要三個地球才能滿足人類所需。”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總干事盧思騁曾對媒體指出。
必須做出改變。
“為我們的地球及今世后代,促進創造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的未來”。世界各國政府2012年在里約舉行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上承諾。這一承諾對于正快速發展、處于資源高消耗期的中國而言更是嚴峻考驗。
據中國科學院國情研究中心公布的資料,中國的整個自然環境最多能容納15—16億人口,許多短缺性資源能容納的人口低于10億。這意味著,中國的人口規模在下世紀中葉將達到環境的最大容量值。而世界自然基金會此前發布的《中國生態足跡報告2012》則指出,中國人均生態足跡大約是中國生態承載力的2倍多。
在這一背景下,我國資源環境管理制度日趨嚴格。開源之外更需節流,要使單位資源效益最大化。這一趨勢從今年地球日的宣傳主題“珍惜地球資源 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益”也可見一斑。
事實上,近年來,有關部門大力推進土地和礦產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用資源利用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2014年,國土資源部頒布的《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規定》和《關于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指導意見》,啟動了580個城市節約集約用地評價。
在礦產資源利用方面,根據中國國土經濟研究院的報告,2005—2013年,國內主要礦種單位GDP礦耗逐年下降,表明我國資源利用效率趨好。但受建筑、汽車、電力等行業快速增長和人們消費水平提高、結構變化等影響,鐵、鋁、銅、鉛鋅的人均礦耗增速顯著。2013年與2005年相比,鐵、鋁、銅、鉛鋅和磷礦等礦產人均礦耗增幅均超過100%。從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的礦產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還有很大的空間。
近日通過驗收的《全國礦產資源“三率”及開發水平調查》項目,完成了煤炭、石油、天然氣、鐵礦、金礦、螢石等22個礦種19385個礦山(含油氣田)的“三率”(開采回收率、采礦貧化率以及選礦回收率)調查,繪制了全國22種礦產在產礦山分布圖,建設了全國重要礦產礦山數據庫,全面分析了各類礦產“三率”的影響因素,研究探討了我國礦產開發利用取得的主要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建議。國土資源部表示,將繼續抓好礦產資源“三率”標準制定和實施,推進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綠色礦山建設。
在最新發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節水”成為高頻詞匯之一,一共出現28次。該文件強調,建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水耗指標等用水效率評估體系,把節水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地方政府政績考核。將再生水、雨水和微咸水等非常規水源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到2020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3年分別下降35%、30%以上。
愿努力帶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