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數字音樂發展之路與視頻網站非常相似,經歷了盜版橫行,逐漸建立正版經營秩序之后,開始苦苦探索盈利模式。幾年前,國內提供數字音樂服務的各種經營性網站、非經營性網站多達十幾萬個,“小散亂”的產業格局導致盜版泛濫。近幾年,我國加大打擊網絡盜版,數字音樂盜版情況有所好轉,但業界呼吁多年的在線音樂付費模式仍難以實現。
雖然目前難以盈利,但在線音樂的巨大市場空間仍吸引眾多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的進入更是加劇了市場的整合。其中,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合并成為阿里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并入海洋音樂,加上QQ音樂、百度音樂、網易音樂等,國內數字音樂市場幾大平臺爭霸的局面初現。這些音樂平臺采取集中買斷大型唱片公司音樂版權的戰略,謀求向規模化版權分銷商轉型,搶占音樂市場,并通過集中維權的手段展開商業競爭。在這一市場上,無疑是誰獲得更多的音樂作品版權,誰就能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而這種正版經營秩序的建立,也為在線音樂付費運營模式打下了基礎。
在爭奪正版內容、搶占市場的同時,許多在線音樂平臺也開始嘗試借助互聯網探索更多運營模式。在所有這些探索中,音樂演唱會在線收費直播,以及音樂與互聯網、電影等相融合開發衍生鏈條所產生的社會影響最大。如去年,“羽·泉”組合、汪峰演唱會網絡付費直播都取得很大成功,讓這種模式正在成為一種趨勢。而更讓業界看好的,則是后一種運營模式,如“神曲”《小蘋果》網絡免費發行,在版權直接收益之外挖掘衍生市場金礦,讓行業看到更多商機。目前,音樂正與互聯網、影視、游戲、美食、服裝,甚至電子商務等發生融合,音樂的創作、運營都在發生新變化,音樂付費不再是音樂的唯一核心價值,擁有音樂版權的平臺對音樂作品的價值開發更加多元化,音樂人獲得回報不再主要寄希望于網絡付費,而是以音樂作品版權及品牌為核心進行更為廣泛開發。
跨界融合拓寬了在線音樂版權擁有者的營收渠道,開辟出新的市場。但截至目前,能為在線音樂平臺和音樂人帶來大量回報的成熟商業模式尚未出現。探索數字音樂產業盈利之路,仍需業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