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不打小孩日”,也叫“無巴掌日”或“拒絕體罰日”,是一個與巴掌有關的節日。看到這里,親們又想說些什么呢?是小時候關于巴掌的回憶,還是現在對教育孩子的獨特建議呢?現在一起聽聽大家對這個奇特節日的看法吧。
不知“國際不打小孩日”但很好奇
“‘國際不打小孩日’?還有這么好玩的節日啊?以前怎么沒聽說過啊。”
“過這個節放假嗎?”
“在這一天打小孩是不是會受到特殊的懲罰?”
昨日,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了十幾位市民,對于“國際不打小孩日”,他們均表示沒有聽說過,但對于節日的含義很好奇。
據了解,這個特殊的節日是由美國民間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于1998年發起的。節日的口號是:“請來試試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將會發現,今天過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其實,單看字面上的意思我們也能理解,這個節日與孩子的教育有關,旨在倡導溫和教育,讓孩子遠離體罰。
80后強烈要求與國際接軌
記者在調查采訪中發現,在80后的回憶里,巴掌挨得有點多。其中男孩子小時候挨巴掌是常事,女孩子挨巴掌的則很少。而多為獨生子女的90后和00后們,則鮮有挨打的經歷。他們覺得,挨巴掌“那得是犯了多大的錯”。
在很多80后男孩印象中,挨巴掌大多與不好好學習或者調皮有關,在他們看來那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因為,當時他們挨打的情景,可能是父母在后面追著打,自己在前面躲躲閃閃地跑。雖然最后難免一頓胖揍,但如今回想起來,也是一種美好回憶。
“爸媽、老師說這個鄰居家的孩子考了一百分,那個鄰居家的孩子考了第一名,老說我成績不好。我就不服氣,就頂嘴,最后巴掌就落在我身上了。”85后男孩張碩告訴記者,小時候不知道疼,父母也不會真打。
“誰愿意挨打啊,都有‘國際不打小孩日’了,咱們在這個上面也該和國際接接軌了吧。”張碩說,目前,他開辦的商丘“天天向上”教育輔導機構,服務對象多是小學生或初中生,在教育實踐中,耐心引導,孩子們還是愿意改掉一些壞習慣的。
傳統pk國際 都有可取之處
記者采訪幾位70后父母發現,與80后、90后、00后比起來,他們對“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傳統教育方法的理解要更深刻一些。
“我小時候也挨過打,我覺得這太正常了。我也打過孩子,但很少,一般只是在再三解釋仍不聽話的情況下,作為一種最嚴重的懲罰方式。”就職于商丘師范學院新聞傳播學院的70后周老師認為,但傳統的教育方式,也應選擇性的傳承。
“‘國際不打小孩日’是引導家長多對孩子采用溫和教育,但作為孩子的父親,我覺得傳統的教育方法也有可取之處,不應完全拋棄。”在周老師看來,家長眼中孩子需要改正的習慣或者行為,是有社會原因的,不能簡單粗暴地一打了之。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巴掌打在孩子屁股上的情況應作為一種最嚴厲懲罰的表現,出現得越少越好,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周老師說:“比如說,冬天孩子鬧著吃冰糕,再三解釋還鬧著吃,那就需要啟動嚴懲手段。打屁股也是告訴孩子,這個錯誤很嚴重,需要馬上改正,而且不許再次出現。”
心理學專家建議:挫折教育有必要
“‘世界不打小孩日’其實是在倡導一種科學教育孩子的理念。但一味采用溫和方式教育孩子未必都好,挫折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適當的體罰就是一種挫折教育。”商丘市心理咨詢協會會長孫萍在接受東方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適當體罰孩子不是不可以,但家長需要講究方法。
過于包容的溫和教育,可能使孩子對這個愛的環境產生依賴,以后走上社會可能會抱怨社會不包容她、單位同事不包容她,從而出現隔三差五跳槽的情況。孫萍表示:“適當的挫折教育,對孩子的人生道路非常有幫助。”
“適當體罰是需要有前提的,比如說制定家規。明確告訴孩子,觸犯規則就要受到嚴厲處罰。”孫萍說,這個過程也是在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做錯事就愿賭服輸。
家長一定要學習一些家庭教育知識和心理學規則,請不要再把愛孩子當做簡單、粗暴的借口,那樣的話會造成孩子的不自信、心理陰暗等。孫萍表示,特別是在動手教育孩子時,一定要嚴格把控自己的情緒,切莫將自己的工作壓力等帶到對孩子的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