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隨著患者就診率和診出率的提升,55歲以上人群的帕金森病患病率已經接近1%。遺憾的是,科學家對于這種疾病究竟為什么發生、如何發生、怎樣預防均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
今年4月11日是第18個“世界帕金森病日”,這種疾病本身并不致命,但會終身伴隨,嚴重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在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歐美國家,帕金森病的發病率在55歲以上人群中已經達到了1%。而在我國,隨著患者就診率和診出率的提升,目前認為,患病率也已經接近該水平。遺憾的是,科學家對于這種疾病究竟為什么發生、怎樣預防均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
發病機制不清,難預防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變性疾病,最直接的問題出現在大腦。
眾所周知,多巴胺是一種腦內極其重要的神經遞質,由于它傳遞快樂、興奮情緒的功能,又被稱作快樂物質。位于中腦的黑質細胞是腦內合成多巴胺的主要核團,其神經纖維投射到大腦的其他一些區域,例如紋狀體等,對大腦的運動功能進行調控。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胡永生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正常情況下,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黑質細胞會自然地出現退行性的改變,合成的多巴胺會相應減少。但對有些人而言,黑質細胞的退化速度超過了正常情況的數倍,以至于多巴胺減少到不能維持調節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就出現了帕金森病的癥狀。
因此,也可以這樣認為,帕金森病是一種與衰老有關的退行性疾病。“不過,直到現在,科學家依然不清楚,退化的機制究竟是什么。”胡永生說,目前,有關帕金森病發病機制的說法有氧化應激、線粒體損傷、神經興奮毒性、細胞凋亡等,但很難說它是由單一機制所導致的。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和運動障礙學組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馮濤指出,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到帕金森病的易感基因,它們既有家族遺傳性的,也有非家族性的。
研究發現,帕金森病患者最常見的基因突變發生在一種編碼葡糖腦苷脂酶(GBA)的基因上,這種酶主要用于降解葡糖神經酰胺,因此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腦部的葡糖神經酰胺含量經常過高。而遺傳因素則被認為一般只存在于比較罕見的早發性病例中(病人年齡在40歲以下)。
正因如此,對于這種疾病的預防極其困難。不過,胡永生表示,對于帕金森病的研究顯示,環境因素與疾病的發生存在較強的相關性,遠離這些誘發因素,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患病的風險。通過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隨著農藥的普及,例如殺蟲劑、除草劑的暴露,以及一些工業化學制劑的使用,導致在該環境下工作、生活的人患帕金森病風險增加。
此外,國外一些臨床資料顯示,高知群體例如科學家、教師隊伍中,患帕金森病的似乎較多。但是,馮濤向《中國科學報》記者強調,目前并沒有統計學證據證明這些人群屬于高危群體,所謂的發病率更高,很可能只是由于高知群體對健康的關注度更高,因而診出率比較高而已。
不過,馮濤提到,在問診過程中發現,患有帕金森病的人病前性格大多比較內向,精神壓力比較大,有的曾出現抑郁情緒甚至患過抑郁癥。雖然并不能因此認為,這類性格、情緒特征與帕金森病之間一定存在相關性,但從預防的角度,避免焦慮、保持心理健康也不失為是一種重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