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倡導食用植物油,因為它健康,營養價值高。而動物脂肪卻成為了人們避而遠之的食物,它被定義為非健康食品。難道事實真的就是談動物脂肪色變嗎?
四個優勢讓人對動物脂肪愛不釋“口”
40歲以上的人都還記得,想當年,一碗加了一大勺豬油的陽春面,加豬油制作的豆沙湯圓或者用黃油做的曲奇餅干,都是讓無數人心馳神往,念念不忘的美食。原因不言而喻,其一,豬油會賦予面條濃郁的香氣。動物肉類的香氣絕大部分藏在脂肪部分。
動物脂肪的另一個優勢就是脂肪的可塑性。真正的美味境界就是脂肪雖多,卻不露聲色。要達到這個效果,脂肪必須在室溫下呈現柔軟的半固態。所以,培育了一大批諸如牛油曲奇、鴨油酥餅、豬油火燒、奶油面包之類的經典名吃。
動物脂肪的第三個優勢,就是它們所含的飽和脂肪酸容易和淀粉及纖維“親近”。因為飽和脂肪的分子是直線狀態,能輕松插入淀粉和纖維素分子長鏈卷曲形成的螺旋結構內部,發揮最佳的結合效果。
飽和脂肪的第四個優勢就是它們對加熱有更好的耐受性。雖然脂肪酸看起來似乎相當穩定,其實在烹炒煎炸的高溫之下,它們那平靜的表面下都在發生洶涌變化,多不飽和脂肪酸不斷地水解、氧化、聚合、環化、分解,乃至生成多環芳烴類致癌物。相比之下,飽和脂肪酸對加熱的耐受能力則要大得多,產生的有害物質也相對較少。
每日飽和脂肪攝入應不超過15克
動物油在具備這么多口感優勢的同時,也有兩個健康弱點:一個是飽和脂肪酸比例高,而且含有較多的膽固醇。這也正是為何上世紀60年代至今,動物脂肪一直飽受質疑。一些醫學研究認為,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會促使人體升高血脂,不利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說到飽和脂肪酸,有研究表明它們并非全是壞東西。飽和脂肪分為很多類別,像16碳的飽和脂肪酸——棕櫚酸的升血脂作用比較強,而18碳的飽和脂肪酸——硬脂酸的作用小一點。幸運的是,豬油、牛油、黃油里主要是硬脂酸而不是棕櫚酸。倒是用來做點心的棕櫚油里面,棕櫚酸的比例相當高。
按照目前我國最新發布的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對于中老年人來說,膳食攝入的飽和脂肪的數量應當控制在每日總能量的8%以內。按照每天能量攝入量1800千卡來計算,那么每天的飽和脂肪攝入量就應當是15克。
豬油的飽和脂肪酸比例大概是40%,按此計算,每天如果用25克豬油來做菜,那么就會增加10克的飽和脂肪,占一日參考值的2/3之多。
平衡數量和頻次 無需對動物脂肪說不
實際上,除了少數純素人士,現代人很難缺乏飽和脂肪酸。一方面,日常吃的肉蛋奶中都含有飽和脂肪,比如瘦豬肉中含有10%至30%的脂肪,平均按20%計算,一日吃50克肉就能提供10克脂肪,其中有4克飽和脂肪酸。全脂牛奶含有3%的脂肪,其中50%為飽和脂肪,那么喝250克全脂牛奶就能得到約3克飽和脂肪。若再算上雞蛋和魚中的脂肪,那就必定會超過10克。
另一方面,植物油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飽和脂肪,比如花生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約占30%,那么用30克花生油炒菜,就會吃到9克左右的飽和脂肪。這幾項加起來,早就超過15克的參考值。所以,要想使用動物油來烹調,首先要保證日常吃的魚肉蛋奶不過量,其次必須保證不增加烹調油的總量,比如說,用豬油和牛油來替代植物油用于炒菜,每天的用量空間也不大,最多也只有25克左右。
人們與其對動物脂肪那么糾結,倒不如更多地關注脂肪的攝入總量,降低烹調溫度,保證脂肪的新鮮度,并按照使用溫度來選擇品種。既然追求美食,那也無需刻意禁絕對動物脂肪的熱愛,而只需注意數量和頻次。如此,美食和健康就可以兼顧,無需把增肥的罪過歸于動物脂肪了。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食品科學博士 范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