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學術會議警告:肝炎已成中國公共衛生重大威脅。
“如果我們什么都不做的話,接下來十五年間,中國會有大概九百萬人因為肝炎相關疾病而死亡。”
2015年10月24日,在第十七屆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上,世界衛生組織(WHO)駐華辦事處高級顧問Po-Lin Chan教授鄭重強調這一數字,提醒中國人提高對肝炎的重視。
WHO數據顯示,病毒性肝炎一直位列全球排名前七的死亡原因,每年多達145萬人因此喪生。全球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高達近2.4億人,丙肝感染者則為1.3-1.5億人。
中國同樣是乙肝陰影最重的國家之一,感染者高達近1億。——但這些中國患者,僅有1%正在接受治療。Po-Lin Chan教授警告說,這直接導致,在中國,每十名慢性感染者,就有三人因此出現肝硬化和肝癌等危及生命的嚴重并發癥。
最廣為人知的例子是:2013年春天去世、年僅24歲的安徽研究生劉俊杰。他在高考入學時被診斷為乙肝,但一直未接受抗病毒治療,在短短幾年內就發展為肝癌。專家認為,如果劉俊杰在早期就接受強效低耐藥藥物治療,他的悲劇不會發生。
“全球病毒性肝炎的控制離不開中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教授莊輝教授強調。
當務之急是降低藥價
中國的乙肝疫苗接種計劃已經讓超過90%的新生兒受益,但中國仍然有約2000萬慢性乙肝患者,他們中的多數是在90年代以前通過母嬰傳播感染。由于未獲及時治療,他們發展到終末期肝病入肝硬化和肝癌,甚至死亡的風險,正與日俱增。
“我國肝癌死亡率遠高于歐美國家。”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魏來教授說。這將是我國要面臨的長期問題。
以乙肝為例,理論上,經16年以上的規范治療,病毒才能從DNA中清除,因此必須長期治療。但中國患者的長期支付能力,正成為乙肝防治的巨大障礙。
多位專家指出,一些高效的藥物遲遲不能進去醫保,導致患者無法長期堅持使用高效藥物。以本次會議上出臺的新版乙肝指南為例,雖然指南明確“高效低耐藥的代表藥物替諾福韋酯和恩替卡韋為慢性乙肝的首選藥物”,這兩種品類的藥物也都納入了醫保,但由于價格高昂,患者依然感覺負擔沉重。
一些跨國藥企正在積極和中國的醫院研發乙肝病毒的創新藥物,但收效甚微。盡管丙肝已有了突破性的藥物——索非布韋片(Sovaldi),但上千美元每粒的價格卻讓患者望而卻步。“這個藥很貴,就算掉到馬桶里了,病人還想再撿起來沖一沖吃掉。”莊輝教授提及某美國機構一份報告的描述說。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推動肝炎治療藥物價格的降低。”Po-Lin Chan教授說。
防治認知有限
中國乙肝治療當前遇到的諸多問題,與醫生和患者的認知也有關系。大會還發布了國內首個大樣本乙肝診療的調研項目結果,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感染病學分會三家單位聯合,對31個省和自治區的3753名肝炎臨床醫師進行調查。
結果顯示,相比三級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的醫生,二級綜合醫院的醫生專業技能相對比較薄弱。綜合醫院的二級醫院只有35%的醫生清楚,“影響HBV感染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為感染時的年齡,年齡越小越易慢性化”。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王貴強教授宣讀報告時說。
報告也指出,中國的基層醫生和患者,甚至至今都沒有意識到乙肝抗病毒治療的目的是,預防肝硬化和肝癌,更沒有意識到把乙肝病毒和耐藥風險控制在最低水平,對預防這些嚴重疾病的重要性。
在國內,目前超過七成的乙肝患者都在使用“低效或高耐藥”的藥物治療,但在歐美和亞太其他地區,乙肝治療指南都強調首選“強效低耐藥”的藥物,醫生和患者也都認可。
另一方面,在醫生的觀點中,公眾對丙肝的認知較低,仍有相當的病人不知道是可以治愈的;這也加大了治療的難度,“中國的1000萬丙肝患者中只有2%就診。”
Po-Lin Chan 教授也提醒參會代表,“肝炎問題不再只是一個臨床問題,它已成為公共衛生的巨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