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科技部啟動了“《中國癌癥地圖集》編制”項目,預計在未來4年內,經過全面的數據搜集和研究,重新繪制中國癌癥地圖,呈現當下中國癌癥的“家底”。
三十五年前繪制的“中國癌癥地圖”終于宣告在未來4年內更新,這份過度陳舊的數據已經落后于現實,中國癌癥研究亟待一份新的癌癥地圖。第一份中國癌癥地圖繪制項目的負責人黎均耀回憶起了那次聲勢浩大的全國調查,而今,他更期盼后來人作出更準確的研究。
蕭霞(化名)是廣東貴嶼鎮南陽村的一位農婦。她的兩個姨丈,均在近年因患肝癌去世,去世時年約40。她的鄰居,熟識的阿姨及其丈夫,也均因癌癥去世,同樣年約40歲,“村里50到60歲的人,有很多都被查出癌癥”。村里人都很疑惑:被污染的環境和癌癥之間,是否有關。
新版“癌癥地圖”將出爐
2013年6月,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楊功煥所帶領的團隊,經過八年的研究,描述了淮河流域過去30年來水環境變化和當地人群的死因。
楊功煥團隊所作的研究,證實了淮河流域部分地區癌癥高發與淮河水嚴重污染之間,存在相關性。
楊功煥的團隊發現,在淮河流域,污染最嚴重、持續時間最長的地區,恰恰是消化道腫瘤死亡上升幅度最高的地區,其上升幅度是全國相應腫瘤死亡平均上升幅度的數倍。而空間分析結果則顯示,嚴重污染地區和新出現的幾種消化道腫瘤高發區的分布高度一致。
淮河流域的研究,或出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后,此地消化道腫瘤高發報道。
類似的研究何時出現在貴嶼鎮尚未可知,但未來4年內,將會有一批科研工作者來到貴嶼鎮,摸查這里的惡性腫瘤的發病率、患者死亡率、存活率等數據。
2014年8月,科技部啟動了“《中國癌癥地圖集》編制”項目,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牽頭,分為“中國癌癥基礎數據資源建設研究”、“中國癌癥地圖模型的建立”和“多源數據建模在估計不同維度癌癥發病和死亡率中的應用”三個課題。通過整理分析全國腫瘤登記數據、三次全國死因調查數據和各相關年份的人口學資料,繪制、出版以縣(區)為單位的新版《中國癌癥地圖集》。
在全國腫瘤登記中心主任陳萬青看來,4年后將出版的中國癌癥地圖必將在惡性腫瘤研究領域產生重要影響,“它一旦做出來,描述的是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惡性腫瘤最新的情況分布。”
首版地圖源自林縣食管癌
當地時間10月12日清晨,黎均耀在華盛頓的寓所電腦邊坐下,電腦里還存留著由他即將出版的《預防腫瘤學》。黎均耀在緒言中寫道,“至今已有充分科學證據顯示,全球半數的癌癥死亡是可以避免或可預防的(我國的相應百分比更高達57.4%,男性65.9%,女性42.8%)。”黎均耀告訴記者,他仍會不時回國參加學術會議,“有時候也和年輕人聊,讓他們借鑒我們的經驗。”這些“年輕人”中,就包括陳萬青。和當年的黎均耀一樣,陳萬青也是新版癌癥地圖繪制項目的負責人。
黎均耀今年年近八旬。大約40年前,他是當時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的學術領頭人之一,擔任“1973-1975年全國八億五千萬人口死因回顧調查”項目技術指導組組長。這份持續時間長近10年的調查,最終形成第一項成果:中國惡性腫瘤地圖集。
他表示,中國首個腫瘤地圖,起于當時河南林縣上報中央的“怪象”。
黎老回憶說,上世紀50年代末,來自時任河南林縣縣委書記向中央報告說,林縣有‘三不通’,一個是水不通,急缺水,一個是路不通,被圍在山里,第三個是食管不通,后來知道就是因為食管癌,那時候周總理知道了,他很重視。隨后一支醫療考察隊在1958年、1959年期間進入河南林縣進行考察研究,黎均耀也是其中一員。
“去到林縣,才發現有些地區的老百姓死因最多的是癌癥,那時候才開始有‘癌癥高發’這樣的概念。”黎均耀說,花了有十幾年的時間,才摸清出了林縣一個縣一百多萬人口,到了70年代初,才確認林縣是惡性腫瘤高發區。
“弄清中國人的死因。”幾乎是新中國衛生工作的基礎性一環,黎老說,林縣的調查,使得我國最初一批包括黎均耀在內的科研工作者積累了經驗。河南、河北、山西和北京三省一市食管癌死亡回顧調查項目隨后展開,黎均耀同樣是項目負責人。
“林縣的調查,引起了世界的關注,也讓我們意識到死因調查,尤其是惡性腫瘤死亡調查的迫切。”黎均耀回顧,“河南、河北、山西和北京三省一市食管癌死亡回顧調查”最終初步繪制出該地區的食管癌地圖,為此后第一次中國癌癥地圖調查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