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到西安、成都、南寧、南京,“有機市集”的概念隨著食品安全事件的增多也越來越流行。
所謂 “有機市集”,最初由2010年興起,由一群關注生態農業、食品安全和“三農”問題的工作者、生產者和消費者所共同推動的定期小型城市市集。在這些定期發起的小型城市市集中,聚集了大量小農戶和小作坊,向消費者售賣用傳統方式生產的生鮮食品及日用品。“傳統”、“健康”也是進入“有機市集”的必要條件。
這些自產自銷的“有機產品”從一誕生開始就遭到了來自各方的壓力和質疑,盡管如此,消費者卻依然對這樣的市集趨之若鶩。“算是在當下食品安全環境下的一種自救吧。”一位經常到北京有機農夫市集為家庭購買食物的主婦對記者表示。
“有機”和農戶“自產自銷”是市集對人們最具吸引力的特點,在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發生的今天,有機農夫市集被看作是農戶、志愿者、消費者的一種“自救”。國內最早的一批有機農夫市集發起者之一常天樂是“北京有機農夫市集的”的創建者,她曾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創建市集一方面是為了滿足人們對自然、安全食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則是幫助這些維持生物多樣性、保持生態農業的中小型農場,讓生產優質農產品的農民獲得對等的報酬。
但由于有機認證過于繁瑣,門檻頗高,這類中小型農戶基本無法獲得有機認證。據悉,有機認證需要通過大量環節,一塊土地若要被最終判定為適合有機食品生長,要經過申請、預審并制定初步的檢查計劃、簽訂有機食品認證檢查合同、初審、實地檢查評估、編寫檢查報告、綜合審查評估意見、認證決定人員/技術委員會決議和有機食品標志的使用等多道環節。而在這過程中,每一環節都需要檢測費用,不僅中小型農戶負擔不起,還會增加有機食品的成本,從而推高價格。
因此,類似“北京有機農夫市集”這樣的自發型市集,采取的是類似“參與式保障體系”(PGS)的機制來監督和支持農戶。常天樂曾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目前要求所有的農戶公開透明,愿意和消費者溝通其生產方式和方法,包括種子、肥料、飼料來源,防病防蟲的方法,動物的生活空間和密度,是否使用大棚等信息。志愿者團隊和消費者隨時都被允許進入農戶的田間地頭,這樣農場實際上是每天都在被監督之下。除此之外,組織者還希望,消費者和生產者能建立一種友好信任的關系,這能加強生產者的責任感。
“大而全,小而全都是一種落后的生產方式,現代社會的分工應該是越來越細,我們不能因為目前暫時的問題而回到傳統的自給自足的生產模式中去,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我們還是要從制度建設、執行力度等方面著手,才是根本的出路。”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云波曾在微博訪談時表示。
“食品行業不存在零風險,我們不能脫離中國現實背景談食品安全,即在當前農業生產和食品加工業分散、規模小、非規范化情況下,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很難完全避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陳君石則認為,產生食品安全問題的根源是沒有生產的規模化,也就沒有規范化,標準就很難執行。
不過,即使存在爭論,對于消費者來說,他們對有機市集依然信任度很高,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曾在北京有機農夫市集看到,“趕集”當天,市集水泄不通,很多農產品供不應求。“至少我能親自去他們的農莊看我買到的菜是怎么種出來的,種菜的環境怎么樣。而且這些水果吃起來確實味道要比超市和菜市場里的水果好很多,真正有果子本來的香味。”上述經常光顧有機農夫市集的主婦對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