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江南大學承擔的《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食品安全網絡輿情發展報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成果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研究團隊主要負責人,江南大學江蘇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吳林海教授、洪巍副教授在會上發表專題演講。
吳林海:
應高度關注農村食品安全
吳林海教授指出,雖然對我國的食品安全狀況有著不同的看法,海內外各種媒體有著不同的聲音,但通過一系列調查數據可以肯定“總體穩定,正在向好”確實是我國食品安全狀況的基本面。
他認為,我國食用農產品供應充足,安全水平實現新的提升,食品質量國家質量抽查總體狀況進一步改善,出口食品的質量安全可靠。我國食品安全系統風險總值一路下行的趨勢非常明顯,2011年食品安全系統風險總值為0.496,雖存在潛在的各種風險,但處于相對安全的區間。2012年食品安全系統風險總值下行至0.258,達到歷史最低點。
在談到現階段我國食品安全風險的表現時他指出,食品深加工是危害最大的環節。
吳林海教授在演講中強調,當前我國農村食品安全消費應該引起高度關注。研究團隊對全國20個省(區)的200個行政村的3885個農村居民調查的統計性數據顯示,假冒偽劣、過期食品在農村食品市場上較為普遍。
調查發現,64.51%的受訪農民表示曾遭遇過各種不同類型的食品安全問題,其中68.01%的受訪農民遭遇過過期食品問題,43.42%的受訪農民遇到過假冒偽劣食品問題,41.55%的受訪農民遭遇過食品沒有標簽或標簽不完整問題,30.78%的受訪農民遇到過食品不衛生問題,23.55%的受訪農民遇到過食品包裝不合格問題。
總體的調查結果顯示,高達81.42%的受訪農民對日常所食用的食品安全性表示擔憂,假冒偽劣、過期食品與農獸藥殘留、過量添加食品添加劑與非法濫用非食用的化學物質則是他們最為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
因此,在吳林海看來,隨著城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力度的加大與城市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致使假冒偽劣、過期食品以及被城市市場拒之門外的食品很有可能大部分流向農村食品市場,農民很有可能成為假冒偽劣食品、過期食品或其他不合格食品的主要受害者,給農村食品安全風險治理帶來了新的難題,這是必須關注的重大現實問題。
洪巍:
食品安全網絡輿情風險對策
洪巍副教授指出,中國食品安全網絡輿情課題組對2436個網民的調查發現,目前食品安全網絡輿情存在的主要風險與呈現的基本特征是:
1.網民的盲從行為可能誘發社會的食品安全恐慌。網民食品安全知識的相對匱乏勢必會影響其對食品安全事件的正確判斷,導致對相關食品安全網絡信息的曲解、易受虛假甚至謠傳信息的誤導,對其他網民的非理性行為的盲從,從而引發社會恐慌。
2.謠言傳播放大的憤怒情緒可能對食品行業產生重大影響。調查發現,在無法或沒有確認食品安全網絡信息真實性與準確性的情況下,67.69%的受訪網民表示可能受其他網民過激行為的影響而傳播未經證實相關信息。
3.網民可能采取的極端過激行為對整個社會心態產生負面影響。本次的調查結果顯示,如果因食品安全事件受到健康傷害,35.84%的受訪網民表示有些可能采取發表過激言論、網絡示威、網絡動員等極端過激行為。
4.政府食品安全網絡信息的處置不當危及政府形象。對受訪網民的調查顯示,52.18%的受訪網民認為政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發布的網絡信息及時性一般,45.93%的受訪網民認為政府網絡信息發布在時間上不及時、信息量不充分。政府官方信息公信力不足,小道消息與謠言盛傳,將進一步加劇負面網絡輿情的不良影響
洪巍副教授說,為此,《中國食品安全網絡輿情發展報告》提出以下對策:
1.建立與完善食品安全網絡輿情監管長效機制。
2.加強食品安全知識宣傳,開展網絡道德文化建設。
3.增強預測預警能力,建立政府與企業的聯合發言人制度,暢通信息發布渠道,正視存在的問題。
4.建立健全網絡實名制與議題設置制度,培育與發揮網絡意見領袖的作用。
5.健全網絡舉報制度,發揮網絡輿情信息的正面作用。